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東海心‧大度情

東海心‧大度情

羅時瑋 /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四十多年前,於台中市西郊大度山上,在一片紅土荒野間,由美國基督教聯合董事會捐助成立東海大學。 當時邀請了貝聿銘、陳其寬與張肇康三位先生負責校園規劃設計與施工,也引進那時台灣建築界的新銳們(如林澍民、方汝鎮、華昌宜、蕭梅等前輩),他們為這所新大學設計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新空間形式,至今在台灣似乎仍沒有其他大學的規劃設計,能超越這種校園的格局與品味。

這個新大學中心校園區的配置,就顯出相當恢宏的氣度。 文理大道是教學區的主軸,除在入口處相對地配置行政中心與(舊)圖書館外,文理工三學院錯落開來配置在大道兩旁。 教堂作為全校的精神中心,卻不是佔在文理大道的軸線末端,而是讓開文理大道的軸線,使文理大道上有開闊的視野,讓來往師生可以無阻地看到遙遠的山脈與天空; 教堂所在之處,則擁有另一個獨立的天空與草地,提供教學之外的自由遐想空間。 光這一點,就讓人佩服當年參與創校的基督徒與主持規劃的建築師,基督徒們無私地贊助教育,建築師們也不諂媚當權者,以今天來看要做到這樣是不太容易的。

這個大學的空間基調是素樸的、鄉野的,房子使用的材料都是不加修飾的本來顏色,灰瓦、白牆、清水磚牆、清水混凝土與各種樹木等構成一個單純內斂的校園景觀,學校只是一人文舞台,人才是舞台上的主角,所以走在校園裡,放眼所見,活動或不活動的人是被凸顯的主體,校園是安靜的背景。 而校園處處顯露鄉野的趣味,不只房子與土地親切的長在一起,如舊宗教中心、男女生宿舍等,很多戶外的階梯、駁坎、矮牆等構造,以卵石、灰漿粗砌而成,部份施作還逐漸沒入土裡,真正地落實天人合一的理想,但今天回過頭來看這一切,還真切合創校校訓「求真、篤信、力行」的質樸理念。

這些早期的東海校園建設,已是眾所公認的台灣近代建築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其中有些時代意義值得溫習; 今天東海大學面對內部擴張與外界競爭,亟思因應轉型,也必須正視這些空間遺產,重新考量其價值。 只是對所有東海人以及喜愛東海的人而言,東海校園讓人珍惜與懷念,在於它的與眾不同,它是唯一,無可比擬; 天地間只此一處,它是讓人從生命根本處來學習的地方。

合院與迴廊
文理大道兩旁的合院建築群,包括文、理、工學院,圖書館(今行政部門使用)及行政大樓等,大道外還有男女生宿舍、學生活動中心等建築群和體育館等,構成早期校園主要建築空間,這些建築物的形式相當統一,皆是兩披水灰瓦屋頂、清水混凝土柱樑框架、正面開間為木質門窗與清水紅磚填滿側牆的作法,教學與行政部份皆採三合院形式配置,宿舍與活動中心則是各棟相互平行垂直錯落配置。 文理大道連貫主要教學區與行政區,是大家最熟悉的地方,兩旁的榕樹經四十年成長,已是綠蔭夾道、清涼滿地,早期校友大概很難想像當年黃土飛揚的文理大道,今天可以綠的這麼飽滿。

余秋雨在「山居筆記」書中,寫他如何在文化大革命中「大串連」活動的一個夜晚,誤闖長沙岳麓書院,一開始他根本不知身在何處,只覺得在暗夜裡的牆與院落間:「也許…曾經允許停駐一顆顆獨立的靈魂,…這兒肯定出現過一種寧靜的聚會,一種無法言說的斯文,…這個庭院,不知怎麼撞到了我心靈深處連自己也不大知道的某個層面。」 應該有很多人像我一樣,每次夜裡走過文理大道,逛進老學院的迴廊,都會感受到那種無法言說的斯文,禁不住遙想無數靈魂在此寧靜聚會的光與熱。 四十年的東海自然無法與岳麓的千年滄桑比擬,但建築師的心靈深度,在空間的經驗中賦予千年的質地,讓人在庭院間只覺自在、從容,忘記了時間的差異,也忘記了外在世界的煩囂。

文理大道兩旁的合院建築群呈現東海校園空間最重要的美質---虛靜之美。 水平線是最主要的線條,一條條長長的水平線,低低地壓近地平面,是一種貼地的實在與寧靜; 水平的牆線、簷線、窗台線,與虯曲伸張的榕樹枝椏,幾何的與自然的水平線,形成文理大道的獨特景觀。 合院空間的虛透,使人走在文理大道上,看往學院的視線可一層層地穿透樹列、台階、門樓、迴廊、中庭,一直到最後面的二樓主屋立面,主屋與兩棟側屋間也不連接,可穿透到後面兩個小角落。 每一合院建築間錯落配置,虛實相生,實中有虛,空間處處流暢,很少窒礙擁擠的地方。

然而虛中也有實,所有構造細部上的講究,與對材料本質表現的堅持,反映出一種篤實的精神。 這種細部處理上的實在,使人接近建築時,產生一種觸覺的舒適,願意觸摸、貼靠、或坐或躺地使用這些建築。 建築元素的表面也會積下塵泥,長出青苔,留下歲月的痕跡。 就像大道旁的榕樹,這些合院與迴廊也似有生命,與活動其間的師生員工深情相守。

教堂的曲線
東海教堂是大度山上的奇蹟降臨,一個偉大靈感的實現,一個無盡風情的姿態。 它的設計與興建過程,已經成為建築史上的一則傳奇。 它的粗胚是年輕的陳其寬先生,在貝聿銘先生事務所以一個又一個的模型發展出來,期間加入貝先生、張肇康先生及其他同事的各種意見,最後在圖書館找到圓錐雙曲面的幾何形式,才將設計初步定案。 但具體的實現,還有待在台灣找到鳳後三先生做出結構計算,以及敬業的吳艮宗先生帶領光源營造廠的投入。 據說在施工中吳老闆發現薄殼部份裡外兩層鋼筋間未標示繫筋,特地到台中市城隍廟擲筊求問,結果神筊落地,居然有一隻立著,不肯躺平; 害吳老闆緊張地坐夜車趕上台北,找鳳先生商量,結果由吳老闆自掏腰包把繫筋補上。 對後人而言,不管是雙曲面頂上的十字架,或城隍廟的筊示,都是至誠與天地感通的見證,是所有參與者的勇氣與創意的昇華。

在早年的校園裡,教堂是唯一的曲線,這曲線是它獨一無二的姿勢。 它從地底拔起,優雅地旋向天空,以那麼複雜的曲面變化,來完成那麼單純的整體造型,它不但是一個工程上的饗宴,也是心靈上的境界。 它的圍被與靈透,只有依靠當代技術才可完成,但技術與巧思之外的心靈意向,才是讓這教堂成為聖所的主要因素。

近四十年來,路思義教堂不只在大度山上吞吐日月精華,它更在所有東海人的記憶裡銘刻成永恆的意象,它是東海人走遍世界後心中的唯一。 多少東海兒女,在霧濃的夜晚,將自己身影印上教堂牆面,許給自己一個縹緲的未來。 將近四十次的子夜鐘聲,在教堂對面響起,從中送出多少祈禱,捎來多少福音; 在那雙曲格子樑下,又有多少的人間幸福從這裡開始,多少尊貴的生命在此獲得安息。 四十年人間種種成長的喜悅與哀傷,化成雙曲面的記憶; 路思義教堂已是東海人的精神圖騰,神聖又深奧,暗藏著無數只有星星還記得的祕密。

在建築專業上,它是台灣在過去一百年來,少見的具創意性的傑作,但比起它在人心裡的份量,它是建築傑作的事實只是一個小小註腳。 它是大度山生活的歸零點,所有人來到這裡都接近自己存在的原點,重拾與自己、與天地對話的習慣。

白牆的質感
一九六零年代在校區較外圍地區,由陳其寬先生主持設計,興建了好幾棟白牆圍塑的建築,如校長公館、招待所、舊建築系館、藝術中心(今音樂系使用)、女性單身教職員宿舍(簡稱女白宮)等,這些建築皆是以白牆包被主要結構,形成其量體塑形特色。

最早完成的校長公館與招待所外裝形式,包括圓形陶管漏牆或屏牆、木質落地窗扇等,不只是一種本土構材的再發揮,也帶出很有家居味的生活想像。 早期東海校園建築是一項「屋」的形式轉化的實驗,初期以清水混凝土框架、清水磚牆與兩批水屋頂做出新時代的「屋-院」的基本形式,而這兩棟白牆建築呈現的是「私」的新意境與新趣味; 假如文理學院是東海校園中的「大調」音樂,校長公館與招待所這兩所與眾不同的白牆房子,則開啟了校園「小調」的序曲,這一步及之後的白牆建築,使校園空間多了一個細膩層次,使大度山不僅從荒蕪中闢出人文格局,而且自此更增嫵媚情境。

然而陳先生的貢獻不僅在新情調的引進,還把那一時代的創意帶進來,路思義教堂是偉大創意,舊建築系館與藝術中心也是創意傑作,尤其是藝術中心利用混凝土倒傘狀結構做出尺度動人的庭院,將現代結構形式與傳統合院建築類型巧妙地結合起來,加上月洞門與花瓶門的形狀,在現代空間體驗中也有思古之幽情。 庭院與表演廳舞台間有一捲門,有時捲門拉起,庭院與表演廳則連通一起,室內外打成一氣的場景格外令人懷念; 鋼琴獨奏會的清雅,現代舞表演的狂野,坐在室內或室外,各有不同享受。

此外女白宮(女單身教職員宿舍)也是一個有深度的作品,客餐廳利用坡地形勢做出的高差變化,是東海校園內的空間一絕; 另有男白宮(男單生教職員宿舍),為胡宏述先生設計,簡單經濟中也見不少巧思。 這些早期白牆建築,是六零年代的美感經驗,就像當時盛行的水墨抽象畫,留白也是畫的重要部份,不畫而留白,白是空間,是虛的空間,與有畫的部份積極作用。 白牆建築以白為色,強調一種虛靈的情境,牆內的虛空間變化更是設計的重點。

斜角的嘗試
漢寶德先生在七零年代擔任系主任期間,設計興建視聽大樓與建築系館,陳邁先生也主持新餐廳(今紅林餐廳)的設計,這三棟建築是新一代的白牆建築,量體增大,形式風格也異於從前。

視聽大樓與新餐廳對當時校園環境皆是叛逆之作,以45度與60度大斜角切出新的空間思維方向,建築系館西側也沿著45度斜軸鋸齒狀退縮,這些在東海校園都是全新的嘗試。 前兩者皆圍出廣場,而且是硬鋪面廣場,這也是創舉,標示東海逐漸自鄉野型大學轉變為都市型大學; 它們提出了全新的公共空間形式,因為廣場與庭院不同,庭院是讓人繞著走的,廣場則是引人走進去,而且可從四面八方走來走去。 視聽大樓廣場在辦活動時就熱鬧起來,而餐廳廣場則成為日常活動聚集場所,於是在原來銘賢堂旁邊鄉野型廣場之外,校園裡又多了兩處活絡的公共節點。

早期校園建築,使用有色瓷磚的只有教堂和校門立柱及警衛室,都用橙黃色瓷磚。 視聽大樓與新餐廳首度使用與它們一樣的橙黃色瓷磚,打破校園裡教堂與校門獨尊的迷思,從此校園開始增添起橙黃的活潑色彩。 它們在量體上的變化也是活潑的,它在外觀上完全擺脫傳統房屋的形式,再也不被斜屋頂或合院形式所拘限,斜的屋面與廊頂是量體切割的效果,而不是傳統屋頂的再現。 可以說,視聽大樓與其後的新餐廳與建築系館,憑藉的是抽象的現代美感與合理主義。

為大度山立心
視聽大樓因過度老舊,已於2001年暑假拆除,原地正興建新的教學大樓。 在拆除前校園內也曾因此事有過一段時間的爭論,試圖在發展與保存、滿足空間需求與維護環境品質間找到平衡點,這似乎是擁有美麗校園的大學,在發展導向的進程中無可避免的難題,但也因為有過那陣子的論辯,應作為校園空間資產的部分與可作為校園發展資源的部分,在東海人心中約略也交疊出共同的區劃版圖。

數年前曾經有一晚,剛讀過近思錄,獨自走在校園裡。 心中還想著橫渠先生的志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月下經過教堂,走過視聽大樓,走過行政大樓,走上文理大道,在走近工學院時,眼光飄向黯黯的學院迴廊,看到清水磚牆與混凝土柱圍出的門廊,突然心中一盞光被點起來; 原來大度山本來無心,是東海大學給了它一片心,原來這山上莽莽蒼蒼、枯榮由天,原本無心也無情,只是當年那幾位懷抱理想的年輕前輩們,在這無心山上立下一片人文的心,從此這面山名為東海,以東海為心。

那一夜在東海校園,我稍稍體會到宋朝儒者的胸襟與意志。 原來這社會本無心,人來人往、汲汲營營,但有志者就是要窮一己之力,為這樣的社會立下一個心; 原來這天地本無心,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但就是要為這樣的天地立下一個心,要為天地找回仁心。 這是多了不得的大志向,是何等莊嚴、強勢的積極意圖。 東海大學立校之初,那些可敬的女士先生們,在有意無意間,為大度山做出不得了的改造,之後在歷任主其事者經營與堅持下,在無數師生的護持下,大度山成為有心有情的世界。 行政中心樓上,還掛有當年于右老的法書:「清夷君子風,博大聖人心」,東海之能成其為東海,蓋其來有自乎!

橫渠先生所謂「為學大益,在自求變化氣質」,而東海校園嘉惠無數東海人的精神資產即是作用在此。 在此校園四五年,求得一技之長外,環境給予的薰陶,在潛移默化之中成就東海人的靈魂。 這種由校園環境累積成化的精神資產,是真正人格教育的活水泉源; 這樣的條件,放眼台灣,幾處能夠? 東海心牽繫著一代代東海人及友人,也維繫住向著大度山的情感,這份校園資產其實正是無盡的大學資源啊!

〈全文登載於文訊2003/5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C先生的愛情

C先生的愛情                                    這所山丘上的大學,原本孤立在城市郊外,所以校園內有很大區的男女生宿舍,男舍是開放的,女舍則必須注重安全,除了圍牆、出入管制外,還有專人負責管理, C 先生就是擔任這項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