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館談起 2010/5/9
聽到圈內談起這次上海世博台灣館, 對李祖原的設計很不滿意, 甚至拿李先生三四十年前的大阪博覽會館來比較, 覺得這次台灣館的設計還不如那時候的中華民國館. 但是看這幾天的新聞或雜誌(非建築專業的)報導, 卻見台灣館甚受歡迎的狀況. 報導中提到的是大陸觀眾對台灣館的球形影像展示效果甚為驚艷, 還有台灣館裡出現的微笑(影像中或真實服務人員的), 我還未到現場看, 沒法做較準確的判斷, 我當然覺得英國館超讚, 那種打敗Hadid的創意是當今一流的高明, 不只技術創新, 提出一個全新的建築"觀點", 而且有扣緊全球議題的"深意"的禮物內涵. 台灣館或許誠實地反映了我們的國家政策與社會的真實---科技掛帥與人情味, 台灣的報導也多沾沾自喜地著重這次世博中台灣各種科技產品的被採用---當然, 無庸置疑台灣科技產業是有相當進步. 但也顯得建築似乎光采黯淡.
最近在香港機場買到Jemery Till的書"Architecture Depends", 這位倫敦Westminster U. 建築學院院長提出對建築是否具有自主性的質疑, 讓我很受震動. 我在東海這個極端標榜設計的系上學建築也來教建築, 建築是一種信仰了, 不管我多麼認同建築是承載了社會期望或意義的載具, 我都仍然多少還堅持建築具有自主性這種信念. 我也自認是很建築本位的人, 不管我是多麼有包容力. 但Till的說法讓我再次反省建築的角色.
Till舉例說有一位聲樂家在錄音室以精密高檔設備錄完演唱後, 要求以一台最普通的收音機來聽聽效果, 因為他想聽聽一般普羅階層聽到的效果. Till稱他在錄音室以Hi-Fi效果錄好, 但他懂得去注意沒錢的聽眾用Low-Fi設備聽到的效果. Till因此主張建築師不只應關心Hi-Fi architecture, 也要多關心Low-Fi architecture, 畢竟那位聲樂家知道在這大眾傳播時代他的聽眾是誰, 相對地建築師經常忘記他的使用者是誰.
台灣建築師或評論者很在乎Hi-Fi architecture層面的成果, 但常輕忽low-Fi層面的影響,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被在乎的Hi-Fi標準還是別人別國別區域所設定, 自己不加檢視就拿來當規範, 完全不懂要拿到國際Hi-Fi舞台去對話, 還必須從自己社會的Low-Fi的感動累積起. 問題關鍵是low-fi使用者關心的事情, 跟建築師做設計時想要企及的hi-fi層級的commitment總是存在相當落差的.
作設計的人關心空間的議題,tectonic的自明性, ...這些對一般社會大眾是很模糊的, 而我們建築人談建築的方式可以離開大眾多遠呢? 我又還是相信建築是有感動人的力量的, 也就是設計作得對做得好的建築, 仍有夠大機會扮演引導社會的角色, 但是這種對建築自主性的信仰該堅持到何種程度?
有時想想, 乾脆就承認自己是二線的國家吧, 台灣建築師就放棄跟世界一線建築師爭長短的妄想吧, 但是明明台灣目前產業發展成就,經濟實力, 還很像是亞洲的"荷蘭"呢, 但我們的"國力"呈現為何那麼不平衡? 我前兩天才被邀去參加一個好大案子的評審會, 我屬意的作品以很懸殊的成績落選, 會後我發現自己竟然是九個評選委員中唯一該主辦機構外的"委員", 台灣建築創意的被"國家"壓抑由來已久了! 老李的台灣館還是該去現場看過再好好談吧.
李祖原談台灣館hk.huaxia.com/tslj/rdrw/2010/04/1858632.html - 頁庫存檔
聽到圈內談起這次上海世博台灣館, 對李祖原的設計很不滿意, 甚至拿李先生三四十年前的大阪博覽會館來比較, 覺得這次台灣館的設計還不如那時候的中華民國館. 但是看這幾天的新聞或雜誌(非建築專業的)報導, 卻見台灣館甚受歡迎的狀況. 報導中提到的是大陸觀眾對台灣館的球形影像展示效果甚為驚艷, 還有台灣館裡出現的微笑(影像中或真實服務人員的), 我還未到現場看, 沒法做較準確的判斷, 我當然覺得英國館超讚, 那種打敗Hadid的創意是當今一流的高明, 不只技術創新, 提出一個全新的建築"觀點", 而且有扣緊全球議題的"深意"的禮物內涵. 台灣館或許誠實地反映了我們的國家政策與社會的真實---科技掛帥與人情味, 台灣的報導也多沾沾自喜地著重這次世博中台灣各種科技產品的被採用---當然, 無庸置疑台灣科技產業是有相當進步. 但也顯得建築似乎光采黯淡.
最近在香港機場買到Jemery Till的書"Architecture Depends", 這位倫敦Westminster U. 建築學院院長提出對建築是否具有自主性的質疑, 讓我很受震動. 我在東海這個極端標榜設計的系上學建築也來教建築, 建築是一種信仰了, 不管我多麼認同建築是承載了社會期望或意義的載具, 我都仍然多少還堅持建築具有自主性這種信念. 我也自認是很建築本位的人, 不管我是多麼有包容力. 但Till的說法讓我再次反省建築的角色.
Till舉例說有一位聲樂家在錄音室以精密高檔設備錄完演唱後, 要求以一台最普通的收音機來聽聽效果, 因為他想聽聽一般普羅階層聽到的效果. Till稱他在錄音室以Hi-Fi效果錄好, 但他懂得去注意沒錢的聽眾用Low-Fi設備聽到的效果. Till因此主張建築師不只應關心Hi-Fi architecture, 也要多關心Low-Fi architecture, 畢竟那位聲樂家知道在這大眾傳播時代他的聽眾是誰, 相對地建築師經常忘記他的使用者是誰.
台灣建築師或評論者很在乎Hi-Fi architecture層面的成果, 但常輕忽low-Fi層面的影響,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被在乎的Hi-Fi標準還是別人別國別區域所設定, 自己不加檢視就拿來當規範, 完全不懂要拿到國際Hi-Fi舞台去對話, 還必須從自己社會的Low-Fi的感動累積起. 問題關鍵是low-fi使用者關心的事情, 跟建築師做設計時想要企及的hi-fi層級的commitment總是存在相當落差的.
作設計的人關心空間的議題,tectonic的自明性, ...這些對一般社會大眾是很模糊的, 而我們建築人談建築的方式可以離開大眾多遠呢? 我又還是相信建築是有感動人的力量的, 也就是設計作得對做得好的建築, 仍有夠大機會扮演引導社會的角色, 但是這種對建築自主性的信仰該堅持到何種程度?
有時想想, 乾脆就承認自己是二線的國家吧, 台灣建築師就放棄跟世界一線建築師爭長短的妄想吧, 但是明明台灣目前產業發展成就,經濟實力, 還很像是亞洲的"荷蘭"呢, 但我們的"國力"呈現為何那麼不平衡? 我前兩天才被邀去參加一個好大案子的評審會, 我屬意的作品以很懸殊的成績落選, 會後我發現自己竟然是九個評選委員中唯一該主辦機構外的"委員", 台灣建築創意的被"國家"壓抑由來已久了! 老李的台灣館還是該去現場看過再好好談吧.
李祖原談台灣館hk.huaxia.com/tslj/rdrw/2010/04/1858632.html - 頁庫存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