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如何表現建築的公共性格?
如何表現建築的公共性格? 2010/5/27
這周在「建築概論」課堂上談到「公共」這項空間議題,我向學生丟出一個問題:「我們在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逛,挑選或試穿各種物品,自由自在,這算不算是公共空間?」有的同學點頭,我再問:「假如你穿得像乞丐,警衛會不會讓你進去?」 同學們的眼睛睜大了些…我們在這種商場空間可以自在地逛來逛去,前提是我們必得是具有消費能力的人---至少看起來要像是,若我們看起來根本不像是有消費能力,就當然會被警衛趕離開。 百貨公司跟廟口是不一樣的,在廟口有錢大爺可風光來去,沒錢窮光蛋也可有棲身之處,所以廟口是公共空間(public space),對所有人開放,百貨公司是集體空間(collective space),有限度地對某些群體開放,另外像是大學、大公司宿舍、俱樂部等都要憑證出入,都是屬於集體空間。 這是我在幾乎二十年前博士論文研究的一個論點。
我在這堂課上跟同學提到隈研吾的概念,他面對如何表現公共性格的問題時,提出所謂的「維基百科式的公共性」。 他說不喜歡一種被某一個人支配設計、而擁有某種剪影(silhouette)的房子,維基百科般的設計不在乎做出一個完整的剪影,而是企圖由某些元素不斷增生的結果。 他認為建築的「公共性」不是一種止於完整而統一的形象,不是定於「一」的完成,反而該是可以不斷增加特定元素,達到永遠可以持續延伸或成長的「多」的表現。
我到東京親身造訪過的表參道他的作品(One Omotesando, 2003)與東雲住宅區(Shinonome Apartment Building, 2004)都可看出他這種公共表現的特質。 前者是以整面豎版以百葉形式作立面,隱約可見後邊的量體構成。東雲住宅區它的公寓設計,同樣地以陽台欄杆水平帶穿插不同大小的「破口」,形成一種隨性偶發的立面,似乎可任意增減這些水平帶或破口的組成。 這公寓內部的中庭(屬於內部的公共區域)也是一種中性的構成---兩條長廊在不同樓層以橋道相連,橋道可增減數目或改變銜接點,都不至於影響整體空間感受。
One Omotesando, Ginza
在2009年GA幫他出的專集中,他的競圖案與計畫案,很多都是以這種「維基百科式」公共立面來表現,不管是如何的量體組合,或甚至碎形的變化,立面皆是中性化處理。 於是,呈現一種似乎「民主式」的表情,作為面向公共領域的介面。 這是沒有中軸線的立面構成,也不是嚴謹到不可再加增減的「組合式」(compositional)構圖,這種似乎可隨意增添元素的立面,看來很隨興,好像也歡迎觀看者來參與---一種視覺上的開放與自由。
Shinonome Apartment, Tokyo
其實,隈研吾正是以如此的立面的「集體性」手法來營造出今日都市「公共性」特質,但這是開放向所有大眾的公共性嗎? 對熟悉現代設計形式的「視覺菁英」而言,這是可以被辨認的一種開放的語言,但對一般普羅大眾來說,這可能是一種視覺上的迷宮,也許還不如像台北的總統府或東京火車站那樣擁有支配性剪影的建築來得更多包容力、與更直接的公共溝通力。
隈研吾的維基百科式的公共立面,是否成為失去救贖的空間---無語的街道立面正對flâneur的回看? 還是民主社會的---或當今已與之混淆不清的消費社會的---開放與邀請的姿態?
參考書
Kengo Kuma Recent Project. A.D.A. Edita, Tokyo, 2009.
這周在「建築概論」課堂上談到「公共」這項空間議題,我向學生丟出一個問題:「我們在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逛,挑選或試穿各種物品,自由自在,這算不算是公共空間?」有的同學點頭,我再問:「假如你穿得像乞丐,警衛會不會讓你進去?」 同學們的眼睛睜大了些…我們在這種商場空間可以自在地逛來逛去,前提是我們必得是具有消費能力的人---至少看起來要像是,若我們看起來根本不像是有消費能力,就當然會被警衛趕離開。 百貨公司跟廟口是不一樣的,在廟口有錢大爺可風光來去,沒錢窮光蛋也可有棲身之處,所以廟口是公共空間(public space),對所有人開放,百貨公司是集體空間(collective space),有限度地對某些群體開放,另外像是大學、大公司宿舍、俱樂部等都要憑證出入,都是屬於集體空間。 這是我在幾乎二十年前博士論文研究的一個論點。
我在這堂課上跟同學提到隈研吾的概念,他面對如何表現公共性格的問題時,提出所謂的「維基百科式的公共性」。 他說不喜歡一種被某一個人支配設計、而擁有某種剪影(silhouette)的房子,維基百科般的設計不在乎做出一個完整的剪影,而是企圖由某些元素不斷增生的結果。 他認為建築的「公共性」不是一種止於完整而統一的形象,不是定於「一」的完成,反而該是可以不斷增加特定元素,達到永遠可以持續延伸或成長的「多」的表現。
我到東京親身造訪過的表參道他的作品(One Omotesando, 2003)與東雲住宅區(Shinonome Apartment Building, 2004)都可看出他這種公共表現的特質。 前者是以整面豎版以百葉形式作立面,隱約可見後邊的量體構成。東雲住宅區它的公寓設計,同樣地以陽台欄杆水平帶穿插不同大小的「破口」,形成一種隨性偶發的立面,似乎可任意增減這些水平帶或破口的組成。 這公寓內部的中庭(屬於內部的公共區域)也是一種中性的構成---兩條長廊在不同樓層以橋道相連,橋道可增減數目或改變銜接點,都不至於影響整體空間感受。
One Omotesando, Ginza
在2009年GA幫他出的專集中,他的競圖案與計畫案,很多都是以這種「維基百科式」公共立面來表現,不管是如何的量體組合,或甚至碎形的變化,立面皆是中性化處理。 於是,呈現一種似乎「民主式」的表情,作為面向公共領域的介面。 這是沒有中軸線的立面構成,也不是嚴謹到不可再加增減的「組合式」(compositional)構圖,這種似乎可隨意增添元素的立面,看來很隨興,好像也歡迎觀看者來參與---一種視覺上的開放與自由。
Shinonome Apartment, Tokyo
其實,隈研吾正是以如此的立面的「集體性」手法來營造出今日都市「公共性」特質,但這是開放向所有大眾的公共性嗎? 對熟悉現代設計形式的「視覺菁英」而言,這是可以被辨認的一種開放的語言,但對一般普羅大眾來說,這可能是一種視覺上的迷宮,也許還不如像台北的總統府或東京火車站那樣擁有支配性剪影的建築來得更多包容力、與更直接的公共溝通力。
隈研吾的維基百科式的公共立面,是否成為失去救贖的空間---無語的街道立面正對flâneur的回看? 還是民主社會的---或當今已與之混淆不清的消費社會的---開放與邀請的姿態?
參考書
Kengo Kuma Recent Project. A.D.A. Edita, Tokyo, 2009.
爸的日本時代故事 2010/5/14
去年底爸住院開刀,開刀前一天,我陪伴他時,他講個故事給我聽,我從未聽過,我們家兄弟姐妹也都沒人聽過,只有媽說她聽爸說過,但已是好久以前…
爸出生在日本時代,小時念公學校(日人小孩念小學校),小學三年級念完要換班級時,校方要求在校學生寫信給在南洋作戰的軍人。 爸說當時很有心地寫這封信,他的大姐還在旁指導。 後來,爸寫給前線軍人的慰問信被選上,當時學校寄出被選出的12封信,但結果只有爸收到回信。 爸的信送到軍人原田XX助的手上(當年是廣東派遣軍),他的回信還把爸的名字寫錯,後來才確定是寫給爸的。 每次收到信時,老師(5、6年級老師)先拆封,念給全班聽。
爸國小畢業後還與這位日本阿兵哥保持通信,昭和16年(民三十年)他即回到日本。光復前3-4年他們之間通信才中斷,爸還保留他穿著軍裝的照片,光復後怕被檢舉為漢奸,這些信都燒掉了。 他比爸爸大15歲(爸12歲時,他27歲),後來回北海道耕田,也在海邊打魚,曾寄來過魷魚、海苔、小魚乾等特產,約五公斤,一家人吃好久,快半年才吃完。 爸也回寄花生、砂糖、冰沙和「阿妹搭罵」(糖果球)給他,當時台灣沒甚麼東西,農產也少。 信上說他家種十幾棵蘋果樹,說結成果實後寄來給爸,但沒收到。約三十年前爸遊日本時,曾在東京寫明信片給他,回到台灣後才收到他兒子回信,說原田五十幾歲即過世,距當時已去逝十幾年。
爸當國民兵,不是正規軍,光復時才年滿18歲,當時日本已沒船可運兵出去打仗,因制空海優勢全都被美軍掌握。 爸在新埔矮山區茶園上的山砲隊當兵,山上設炮口,內有隧道連通,防美軍登陸(當時稱「敵前登陸」),那時沖繩已被美軍佔領,日方在新埔地區佈署預備做最後決戰。爸記得他所屬的1456部隊,稱「香水中隊」(因隊長姓香水),是很大部隊,駐在獅潭一帶。 之前大伯父當兵時,小隊長告知可能下南洋打仗,還寄一撮伯父頭髮回家,阿公看了嚇一跳,非常憂慮。幸好,爸沒等到下南洋的通告,日本天皇就宣布投降。
爸開刀住院整整一個月,病床邊時間漫長,經常閒閒地跟他聊天,大概是這輩子跟爸聊最多的時候,說來真慚愧。 爸平時安靜少話,我們從小有話都是跟媽說,我們小時候聽說他還會因此跟媽抱怨,但後來他大概也習慣了。我是老大,童年經驗裡的老家記憶,還接得上爸所熟悉的市鎮經驗,他一輩子都住在這鎮上,老家也是他從小住到老的古早屋子,也因此我們有很多可以分享的時空回憶。 但上面這個故事,真像是「海角七號」的插曲,我也要到近耳順之年,才聽到爸藏了一輩子的這段經歷---一個小老百姓在大時代的渺小故事,卻真實得那麼有說服力。
爸還記得十七歲時,是日本殖民統治末期,當時他已加入青年軍(服役4年,前2年預科,後2年正式),因戰爭末期募不到兵,被徵調充當國民兵。有次行軍到出磺坑,在一橋下有深潭,大家都下水,爸當時泅狗爬式過去,回來時無力,泅不上來,直沒頂。 載浮載沉間,有一人躍入水中搭救,當時有三十幾人一起,就是這人那麼勇敢。這位先生因家住溪邊識水性,以自由式急泅來救爸。 回家後爸不敢聲張,從未跟家裡大人提過,怕會被罵死,一直皆沒人知,只有那些青年軍受訓的同學知道,直到六十多歲時,想起這救命恩人,才備了金香、鞭炮、紅布與酒去答謝。當時這先生胃開刀住院,只小女在家。 後又在數年間拜訪數次,也刻象牙印章(1.5cm正方x6cm長)送他,近年許久未見,今年過年初四上午再去探訪。
我只能說爸還是超級slow的人,要等到五十年後才想起向救命恩人感謝。不過似乎也不能怪他,因為那些年他要養活一大家子人,也沒時間想到從前的事。
去年底爸住院開刀,開刀前一天,我陪伴他時,他講個故事給我聽,我從未聽過,我們家兄弟姐妹也都沒人聽過,只有媽說她聽爸說過,但已是好久以前…
爸出生在日本時代,小時念公學校(日人小孩念小學校),小學三年級念完要換班級時,校方要求在校學生寫信給在南洋作戰的軍人。 爸說當時很有心地寫這封信,他的大姐還在旁指導。 後來,爸寫給前線軍人的慰問信被選上,當時學校寄出被選出的12封信,但結果只有爸收到回信。 爸的信送到軍人原田XX助的手上(當年是廣東派遣軍),他的回信還把爸的名字寫錯,後來才確定是寫給爸的。 每次收到信時,老師(5、6年級老師)先拆封,念給全班聽。
爸國小畢業後還與這位日本阿兵哥保持通信,昭和16年(民三十年)他即回到日本。光復前3-4年他們之間通信才中斷,爸還保留他穿著軍裝的照片,光復後怕被檢舉為漢奸,這些信都燒掉了。 他比爸爸大15歲(爸12歲時,他27歲),後來回北海道耕田,也在海邊打魚,曾寄來過魷魚、海苔、小魚乾等特產,約五公斤,一家人吃好久,快半年才吃完。 爸也回寄花生、砂糖、冰沙和「阿妹搭罵」(糖果球)給他,當時台灣沒甚麼東西,農產也少。 信上說他家種十幾棵蘋果樹,說結成果實後寄來給爸,但沒收到。約三十年前爸遊日本時,曾在東京寫明信片給他,回到台灣後才收到他兒子回信,說原田五十幾歲即過世,距當時已去逝十幾年。
爸當國民兵,不是正規軍,光復時才年滿18歲,當時日本已沒船可運兵出去打仗,因制空海優勢全都被美軍掌握。 爸在新埔矮山區茶園上的山砲隊當兵,山上設炮口,內有隧道連通,防美軍登陸(當時稱「敵前登陸」),那時沖繩已被美軍佔領,日方在新埔地區佈署預備做最後決戰。爸記得他所屬的1456部隊,稱「香水中隊」(因隊長姓香水),是很大部隊,駐在獅潭一帶。 之前大伯父當兵時,小隊長告知可能下南洋打仗,還寄一撮伯父頭髮回家,阿公看了嚇一跳,非常憂慮。幸好,爸沒等到下南洋的通告,日本天皇就宣布投降。
爸開刀住院整整一個月,病床邊時間漫長,經常閒閒地跟他聊天,大概是這輩子跟爸聊最多的時候,說來真慚愧。 爸平時安靜少話,我們從小有話都是跟媽說,我們小時候聽說他還會因此跟媽抱怨,但後來他大概也習慣了。我是老大,童年經驗裡的老家記憶,還接得上爸所熟悉的市鎮經驗,他一輩子都住在這鎮上,老家也是他從小住到老的古早屋子,也因此我們有很多可以分享的時空回憶。 但上面這個故事,真像是「海角七號」的插曲,我也要到近耳順之年,才聽到爸藏了一輩子的這段經歷---一個小老百姓在大時代的渺小故事,卻真實得那麼有說服力。
爸還記得十七歲時,是日本殖民統治末期,當時他已加入青年軍(服役4年,前2年預科,後2年正式),因戰爭末期募不到兵,被徵調充當國民兵。有次行軍到出磺坑,在一橋下有深潭,大家都下水,爸當時泅狗爬式過去,回來時無力,泅不上來,直沒頂。 載浮載沉間,有一人躍入水中搭救,當時有三十幾人一起,就是這人那麼勇敢。這位先生因家住溪邊識水性,以自由式急泅來救爸。 回家後爸不敢聲張,從未跟家裡大人提過,怕會被罵死,一直皆沒人知,只有那些青年軍受訓的同學知道,直到六十多歲時,想起這救命恩人,才備了金香、鞭炮、紅布與酒去答謝。當時這先生胃開刀住院,只小女在家。 後又在數年間拜訪數次,也刻象牙印章(1.5cm正方x6cm長)送他,近年許久未見,今年過年初四上午再去探訪。
我只能說爸還是超級slow的人,要等到五十年後才想起向救命恩人感謝。不過似乎也不能怪他,因為那些年他要養活一大家子人,也沒時間想到從前的事。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爸的朋友 2010/5/9
爸爸手術後我就帶他給中醫看, 服用中藥調養. 這中醫是我們系上畢業後轉行, 很誠懇地幫忙替我爸爸把脈開處方, 診所在新竹, 一兩禮拜就跑一趟. 最近一次去新竹, 上車前爸有一些東西要帶, 他說想順便去看一位老朋友, 帶上一些禮物. 第一回去沒聯繫好, 爸友人家鐵捲門拉上, 電話也沒人接, 不湊巧, 人不在.
這位友人家住城隍廟邊, 爸說當年刻印店生意很好時, 來新竹學橡皮鑄印技術, 這位友人是他師父的女婿, 對爸生意幫忙很多. 爸說八七水災後生意非常好, 趕刻圖章來不及時, 常外包給他, 這友人太太, 也就是爸的師父的女兒, 刻印技巧也是一流, 爸說有時三公分長的橡皮章要刻上十幾個字, 字必需擠得很瘦窄, 這時必須手工刻, 友人太太就有能耐刻出很高品質的效果. 爸說以前每次他來新竹,他們都會帶他到城隍廟前吃各種小吃, 看來爸還回味不已. 爸說是五十年交情了, 最近一次來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我問爸他是客家人嗎, 爸說不是, "那怎麼交談呢?", "講國語跟日本話ㄚ".
再下一次到新竹, 又走訪一次, 終於友人一家都在. 這位歐基桑迎向前來, 看見爸爸立刻笑開了臉, 一看就知是厚情意的"鉤以郎", 厚厚鏡片後是一雙盈盈笑眼, 嘴唇厚厚溼溼紅潤潤的, 身材還很挺, 也沒什麼肚子. 兩個八十多歲老人家互相拍拍肩摸摸手, 彼此看來看去, 好不親熱. 爸顯得較靦腆, 憨憨地笑臉掛好久 友人太太也親切招呼, 他們的大女兒正好昨天回來,爸還記得她與我同年, 說當年我考上東海時,她考上政大. 這友人頻誇爸的記性好!
爸在去年十一月動過一次腹腔大手術, 體重掉不少, 也較顯老態, 不過看來還是比實際年齡還年輕, 這幾個月已恢復游泳運動, 在這朋友前顯得較虛弱, 這友人聽力很背, 爸本來就不是話多的人, 有時兩人靜下來, 這友人轉過臉來湊到爸面前端詳他, 爸只是坐著不動微微笑. 友人接下岳父的這刻印店, 又傳給小兒子, 但生意早一落千丈, 時間在他倆之間靜靜地飄浮似的, 五十年前相打拼的兩個少年人, 五十年後清清淡淡地閑坐在寥落的店裡話當年, 陪一旁的我也不經意地回到童年的記憶裡.
送爸回苗栗, 我在開回台中路上想, 五十年前台灣城鎮之間的動態關係其實還出乎我意料外, 小刻印商之間就有著這麼漫長的堅固的商業情感, 而且是多麼地人性而善良的人脈, 我陪坐一小時左右, 比讀一堆都市經濟文獻, 還要體會深沉的多. 我也不禁要想, 我若八十幾歲時, 也拜訪我的老朋友, 也如此清閑相對, 陪一旁的兒子是否也像我當時的心情?
爸爸手術後我就帶他給中醫看, 服用中藥調養. 這中醫是我們系上畢業後轉行, 很誠懇地幫忙替我爸爸把脈開處方, 診所在新竹, 一兩禮拜就跑一趟. 最近一次去新竹, 上車前爸有一些東西要帶, 他說想順便去看一位老朋友, 帶上一些禮物. 第一回去沒聯繫好, 爸友人家鐵捲門拉上, 電話也沒人接, 不湊巧, 人不在.
這位友人家住城隍廟邊, 爸說當年刻印店生意很好時, 來新竹學橡皮鑄印技術, 這位友人是他師父的女婿, 對爸生意幫忙很多. 爸說八七水災後生意非常好, 趕刻圖章來不及時, 常外包給他, 這友人太太, 也就是爸的師父的女兒, 刻印技巧也是一流, 爸說有時三公分長的橡皮章要刻上十幾個字, 字必需擠得很瘦窄, 這時必須手工刻, 友人太太就有能耐刻出很高品質的效果. 爸說以前每次他來新竹,他們都會帶他到城隍廟前吃各種小吃, 看來爸還回味不已. 爸說是五十年交情了, 最近一次來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我問爸他是客家人嗎, 爸說不是, "那怎麼交談呢?", "講國語跟日本話ㄚ".
再下一次到新竹, 又走訪一次, 終於友人一家都在. 這位歐基桑迎向前來, 看見爸爸立刻笑開了臉, 一看就知是厚情意的"鉤以郎", 厚厚鏡片後是一雙盈盈笑眼, 嘴唇厚厚溼溼紅潤潤的, 身材還很挺, 也沒什麼肚子. 兩個八十多歲老人家互相拍拍肩摸摸手, 彼此看來看去, 好不親熱. 爸顯得較靦腆, 憨憨地笑臉掛好久 友人太太也親切招呼, 他們的大女兒正好昨天回來,爸還記得她與我同年, 說當年我考上東海時,她考上政大. 這友人頻誇爸的記性好!
爸在去年十一月動過一次腹腔大手術, 體重掉不少, 也較顯老態, 不過看來還是比實際年齡還年輕, 這幾個月已恢復游泳運動, 在這朋友前顯得較虛弱, 這友人聽力很背, 爸本來就不是話多的人, 有時兩人靜下來, 這友人轉過臉來湊到爸面前端詳他, 爸只是坐著不動微微笑. 友人接下岳父的這刻印店, 又傳給小兒子, 但生意早一落千丈, 時間在他倆之間靜靜地飄浮似的, 五十年前相打拼的兩個少年人, 五十年後清清淡淡地閑坐在寥落的店裡話當年, 陪一旁的我也不經意地回到童年的記憶裡.
送爸回苗栗, 我在開回台中路上想, 五十年前台灣城鎮之間的動態關係其實還出乎我意料外, 小刻印商之間就有著這麼漫長的堅固的商業情感, 而且是多麼地人性而善良的人脈, 我陪坐一小時左右, 比讀一堆都市經濟文獻, 還要體會深沉的多. 我也不禁要想, 我若八十幾歲時, 也拜訪我的老朋友, 也如此清閑相對, 陪一旁的兒子是否也像我當時的心情?
從台灣館談起
從台灣館談起 2010/5/9
聽到圈內談起這次上海世博台灣館, 對李祖原的設計很不滿意, 甚至拿李先生三四十年前的大阪博覽會館來比較, 覺得這次台灣館的設計還不如那時候的中華民國館. 但是看這幾天的新聞或雜誌(非建築專業的)報導, 卻見台灣館甚受歡迎的狀況. 報導中提到的是大陸觀眾對台灣館的球形影像展示效果甚為驚艷, 還有台灣館裡出現的微笑(影像中或真實服務人員的), 我還未到現場看, 沒法做較準確的判斷, 我當然覺得英國館超讚, 那種打敗Hadid的創意是當今一流的高明, 不只技術創新, 提出一個全新的建築"觀點", 而且有扣緊全球議題的"深意"的禮物內涵. 台灣館或許誠實地反映了我們的國家政策與社會的真實---科技掛帥與人情味, 台灣的報導也多沾沾自喜地著重這次世博中台灣各種科技產品的被採用---當然, 無庸置疑台灣科技產業是有相當進步. 但也顯得建築似乎光采黯淡.
最近在香港機場買到Jemery Till的書"Architecture Depends", 這位倫敦Westminster U. 建築學院院長提出對建築是否具有自主性的質疑, 讓我很受震動. 我在東海這個極端標榜設計的系上學建築也來教建築, 建築是一種信仰了, 不管我多麼認同建築是承載了社會期望或意義的載具, 我都仍然多少還堅持建築具有自主性這種信念. 我也自認是很建築本位的人, 不管我是多麼有包容力. 但Till的說法讓我再次反省建築的角色.
Till舉例說有一位聲樂家在錄音室以精密高檔設備錄完演唱後, 要求以一台最普通的收音機來聽聽效果, 因為他想聽聽一般普羅階層聽到的效果. Till稱他在錄音室以Hi-Fi效果錄好, 但他懂得去注意沒錢的聽眾用Low-Fi設備聽到的效果. Till因此主張建築師不只應關心Hi-Fi architecture, 也要多關心Low-Fi architecture, 畢竟那位聲樂家知道在這大眾傳播時代他的聽眾是誰, 相對地建築師經常忘記他的使用者是誰.
台灣建築師或評論者很在乎Hi-Fi architecture層面的成果, 但常輕忽low-Fi層面的影響,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被在乎的Hi-Fi標準還是別人別國別區域所設定, 自己不加檢視就拿來當規範, 完全不懂要拿到國際Hi-Fi舞台去對話, 還必須從自己社會的Low-Fi的感動累積起. 問題關鍵是low-fi使用者關心的事情, 跟建築師做設計時想要企及的hi-fi層級的commitment總是存在相當落差的.
作設計的人關心空間的議題,tectonic的自明性, ...這些對一般社會大眾是很模糊的, 而我們建築人談建築的方式可以離開大眾多遠呢? 我又還是相信建築是有感動人的力量的, 也就是設計作得對做得好的建築, 仍有夠大機會扮演引導社會的角色, 但是這種對建築自主性的信仰該堅持到何種程度?
有時想想, 乾脆就承認自己是二線的國家吧, 台灣建築師就放棄跟世界一線建築師爭長短的妄想吧, 但是明明台灣目前產業發展成就,經濟實力, 還很像是亞洲的"荷蘭"呢, 但我們的"國力"呈現為何那麼不平衡? 我前兩天才被邀去參加一個好大案子的評審會, 我屬意的作品以很懸殊的成績落選, 會後我發現自己竟然是九個評選委員中唯一該主辦機構外的"委員", 台灣建築創意的被"國家"壓抑由來已久了! 老李的台灣館還是該去現場看過再好好談吧.
李祖原談台灣館hk.huaxia.com/tslj/rdrw/2010/04/1858632.html - 頁庫存檔
聽到圈內談起這次上海世博台灣館, 對李祖原的設計很不滿意, 甚至拿李先生三四十年前的大阪博覽會館來比較, 覺得這次台灣館的設計還不如那時候的中華民國館. 但是看這幾天的新聞或雜誌(非建築專業的)報導, 卻見台灣館甚受歡迎的狀況. 報導中提到的是大陸觀眾對台灣館的球形影像展示效果甚為驚艷, 還有台灣館裡出現的微笑(影像中或真實服務人員的), 我還未到現場看, 沒法做較準確的判斷, 我當然覺得英國館超讚, 那種打敗Hadid的創意是當今一流的高明, 不只技術創新, 提出一個全新的建築"觀點", 而且有扣緊全球議題的"深意"的禮物內涵. 台灣館或許誠實地反映了我們的國家政策與社會的真實---科技掛帥與人情味, 台灣的報導也多沾沾自喜地著重這次世博中台灣各種科技產品的被採用---當然, 無庸置疑台灣科技產業是有相當進步. 但也顯得建築似乎光采黯淡.
最近在香港機場買到Jemery Till的書"Architecture Depends", 這位倫敦Westminster U. 建築學院院長提出對建築是否具有自主性的質疑, 讓我很受震動. 我在東海這個極端標榜設計的系上學建築也來教建築, 建築是一種信仰了, 不管我多麼認同建築是承載了社會期望或意義的載具, 我都仍然多少還堅持建築具有自主性這種信念. 我也自認是很建築本位的人, 不管我是多麼有包容力. 但Till的說法讓我再次反省建築的角色.
Till舉例說有一位聲樂家在錄音室以精密高檔設備錄完演唱後, 要求以一台最普通的收音機來聽聽效果, 因為他想聽聽一般普羅階層聽到的效果. Till稱他在錄音室以Hi-Fi效果錄好, 但他懂得去注意沒錢的聽眾用Low-Fi設備聽到的效果. Till因此主張建築師不只應關心Hi-Fi architecture, 也要多關心Low-Fi architecture, 畢竟那位聲樂家知道在這大眾傳播時代他的聽眾是誰, 相對地建築師經常忘記他的使用者是誰.
台灣建築師或評論者很在乎Hi-Fi architecture層面的成果, 但常輕忽low-Fi層面的影響,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被在乎的Hi-Fi標準還是別人別國別區域所設定, 自己不加檢視就拿來當規範, 完全不懂要拿到國際Hi-Fi舞台去對話, 還必須從自己社會的Low-Fi的感動累積起. 問題關鍵是low-fi使用者關心的事情, 跟建築師做設計時想要企及的hi-fi層級的commitment總是存在相當落差的.
作設計的人關心空間的議題,tectonic的自明性, ...這些對一般社會大眾是很模糊的, 而我們建築人談建築的方式可以離開大眾多遠呢? 我又還是相信建築是有感動人的力量的, 也就是設計作得對做得好的建築, 仍有夠大機會扮演引導社會的角色, 但是這種對建築自主性的信仰該堅持到何種程度?
有時想想, 乾脆就承認自己是二線的國家吧, 台灣建築師就放棄跟世界一線建築師爭長短的妄想吧, 但是明明台灣目前產業發展成就,經濟實力, 還很像是亞洲的"荷蘭"呢, 但我們的"國力"呈現為何那麼不平衡? 我前兩天才被邀去參加一個好大案子的評審會, 我屬意的作品以很懸殊的成績落選, 會後我發現自己竟然是九個評選委員中唯一該主辦機構外的"委員", 台灣建築創意的被"國家"壓抑由來已久了! 老李的台灣館還是該去現場看過再好好談吧.
李祖原談台灣館hk.huaxia.com/tslj/rdrw/2010/04/1858632.html - 頁庫存檔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真不好意思, 一直啵舊文章, 但最近分分秒秒都被各種事情推著跑, 逮到時間一定會加油寫些新的...
臥虎試寶劍,藏龍在玉梳
5尾x2
暑假裡偷閒,把李安的「臥虎藏龍」看了兩次,仍意猶未盡; 一方面對戲裡的情愛詮釋似有領悟,另一方面也對俠者的生命情境有些好奇。 李慕白與俞秀蓮的中年深情和玉嬌龍與羅小虎的青春歡愛,看似截然對比,其實何嘗未有互相穿錯。 年長一對的愛,雖然只在淺淺的噓寒問暖,心中臥藏的癡狂可一點也不清淡; 年輕一對的愛,以軀體酣鬥而激出慾火,但大漠天地中的悠悠空間感,為他們的愛情刻劃滄桑。 四人的不同個性與情感風格,藉著偷劍與還劍、搶奪玉梳與歸還玉梳的故事連串起來,於是人與物互為因果,發展出一場好戲。
自古寶劍配英雄,經過千錘百鍊鑄成的寶劍,只有大俠才配使用它,因為所謂俠者是追求工夫上的超凡入聖,而且仁愛立心、仗義直行,這樣的人才能把寶劍的精純本質化為人的意志延伸,使人劍合一臻入化境, 而且能使寶劍被用在正途,除奸懲惡、濟貧扶弱。 李慕白於戲開始時送出寶劍,表面上是要退隱江湖,其實表示他的劍藝已臻上乘,不必倚靠寶劍,並且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心靈已近倦怠狀態,送出寶劍本就有另待後起英雄之意。 難怪在認識玉嬌龍並與她交手後,他會渴望收她為弟子,延續武當絕學---玄牝劍法,尤其是他發現她誤學此一正派劍法,若無適當指引勢將成為江湖毒龍。
玉嬌龍自幼受碧眼狐狸調教一起偷學玄牝劍法,又仗著知識程度較高而學得較澈底,但畢竟受碧眼狐狸邪路影響,不得突破證入更高境界,於是起心盜劍,希望以青冥寶劍一試自己苦練的玄牝劍法。 這段盜劍、追劍、試劍、還劍的過程,是嬌龍初試江湖的首次遭遇戰,但也酣暢地展露出一向深藏的自我; 對李慕白而言寶劍已是身外之物,點化持劍人比奪回寶劍還更重要; 但俞秀蓮看待此劍一如慕白的化身,怎能讓另一女子擁有,以武功追不回來,也要想法鬥智逼嬌龍還回來。
這中間同時穿插了一段追玉梳的故事,牽引出嬌龍與小虎的地雷勾動天火的狠愛過程。 前往新疆的玉府家眷車隊被劫時,搶匪頭子羅小虎戲取玉梳,嬌龍發勁狂追,本來玉梳乃貼身之物,象徵著自我,豈容他人沾手。 導演以廣大沙漠的空曠來襯托嬌龍勃發狂猛的生命力,最後在兩性歡愉中使它獲得解脫,玉梳本身即是性的暗示,追逐玉梳的過程是嬌龍自我意識展現的第一階段,片初的盜劍與還劍則是第二階段的武者自我啟蒙,要證得真我還有待第三階段的試煉。
要追得真我必經的試煉是最椎心撕裂的痛苦,因為必然要割捨昔日之我。 嬌龍拒絕小虎,正因無法割捨自己成長所寄的種種牽扯,即使千萬個不願意以媒妁之言嫁人,也無力毀滅自己一向熟悉的世界。 後來小虎鬧婚,逼得嬌龍走上江湖路,於是再次偷盜寶劍,因為寶劍是江湖路上唯一可靠的陪伴; 除此之外,一無所有,於是嬌龍再也不是閨中嬌嬌女,而成為一個猛浪的江湖客。 走累了路找上俞秀蓮,心裡有氣的秀蓮自然不假顏色對待,寶劍再次成為兩女爭奪的對象。 對秀蓮這是芳心所屬的慕白化身,對嬌龍而言,寶劍已成為另一個玉梳,就如同玉梳是當年自我的象徵,寶劍成為新自我的象徵。 兩女惡鬥,自不待言; 只見秀蓮內力淳厚、遒勁迸發,嬌龍卻是劍走輕盈、矯若遊龍,兩人以死相搏,真是招招致命。
與此狠猛殺伐相對比,下一幕嬌龍與慕白的竹林比武則顯得虛擬空幻,空幻中慕白雖示以劍藝至理,依然難以度化嬌龍心魔,以致慕白慷慨擲出寶劍,嬌龍仍以追玉梳的飆悍意志,縱身入水追奪寶劍,不顧一死來說明對寶劍的勢在必得的執拗意志。 真正化開這瞋妄我執的是慕白無視她的寶劍與色身,傾內力救她而終受碧眼狐狸的致命毒針,大俠的無私無我終於助她闖過人生第三境界。 最後慕白魂歸秀蓮懷抱,他不依秀蓮的話,以最後一口氣練神還虛、進入武者最高境界,而堅持以最後一口氣告訴秀蓮,他一直都深愛著她。
人間至情總是讓人泫然,一生眼神早已說盡,卻仍要拼最後一口氣來說明白。 主人已死,寶劍已無生息,換來的是嬌龍的澈悟,也即是秀蓮的期許:不論未來如何,一定要真誠對待自己。 這是秀蓮一生之痛,她一直沒有真誠對待自己,勇敢去愛自己衷心所愛,她必要等到至愛撒手,才能從那無意義的婚約桎梏中解脫出來。
而玉嬌龍之「玉」,慾也,玉嬌龍者「慾海蛟龍」也,也就是人心臥虎藏龍之所指,慾之大者,無非物我兩者,即戲中的寶劍與玉梳所代表; 物我兩忘,即超越人心大慾,當人的智慧足與寶劍爭鋒,情操足以砥礪玉梳,寶劍與玉梳兩者皆可拋。 悟後的嬌龍孑然一身登上武當,與小虎了卻塵緣,再毫無眷戀地縱身入谷。 誠如佛曰: 身攀絕壁,即使粉身碎骨,放開即是成佛。
(刊登於”同隆與建築”, 2000秋季號)
臥虎試寶劍,藏龍在玉梳
5尾x2
暑假裡偷閒,把李安的「臥虎藏龍」看了兩次,仍意猶未盡; 一方面對戲裡的情愛詮釋似有領悟,另一方面也對俠者的生命情境有些好奇。 李慕白與俞秀蓮的中年深情和玉嬌龍與羅小虎的青春歡愛,看似截然對比,其實何嘗未有互相穿錯。 年長一對的愛,雖然只在淺淺的噓寒問暖,心中臥藏的癡狂可一點也不清淡; 年輕一對的愛,以軀體酣鬥而激出慾火,但大漠天地中的悠悠空間感,為他們的愛情刻劃滄桑。 四人的不同個性與情感風格,藉著偷劍與還劍、搶奪玉梳與歸還玉梳的故事連串起來,於是人與物互為因果,發展出一場好戲。
自古寶劍配英雄,經過千錘百鍊鑄成的寶劍,只有大俠才配使用它,因為所謂俠者是追求工夫上的超凡入聖,而且仁愛立心、仗義直行,這樣的人才能把寶劍的精純本質化為人的意志延伸,使人劍合一臻入化境, 而且能使寶劍被用在正途,除奸懲惡、濟貧扶弱。 李慕白於戲開始時送出寶劍,表面上是要退隱江湖,其實表示他的劍藝已臻上乘,不必倚靠寶劍,並且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心靈已近倦怠狀態,送出寶劍本就有另待後起英雄之意。 難怪在認識玉嬌龍並與她交手後,他會渴望收她為弟子,延續武當絕學---玄牝劍法,尤其是他發現她誤學此一正派劍法,若無適當指引勢將成為江湖毒龍。
玉嬌龍自幼受碧眼狐狸調教一起偷學玄牝劍法,又仗著知識程度較高而學得較澈底,但畢竟受碧眼狐狸邪路影響,不得突破證入更高境界,於是起心盜劍,希望以青冥寶劍一試自己苦練的玄牝劍法。 這段盜劍、追劍、試劍、還劍的過程,是嬌龍初試江湖的首次遭遇戰,但也酣暢地展露出一向深藏的自我; 對李慕白而言寶劍已是身外之物,點化持劍人比奪回寶劍還更重要; 但俞秀蓮看待此劍一如慕白的化身,怎能讓另一女子擁有,以武功追不回來,也要想法鬥智逼嬌龍還回來。
這中間同時穿插了一段追玉梳的故事,牽引出嬌龍與小虎的地雷勾動天火的狠愛過程。 前往新疆的玉府家眷車隊被劫時,搶匪頭子羅小虎戲取玉梳,嬌龍發勁狂追,本來玉梳乃貼身之物,象徵著自我,豈容他人沾手。 導演以廣大沙漠的空曠來襯托嬌龍勃發狂猛的生命力,最後在兩性歡愉中使它獲得解脫,玉梳本身即是性的暗示,追逐玉梳的過程是嬌龍自我意識展現的第一階段,片初的盜劍與還劍則是第二階段的武者自我啟蒙,要證得真我還有待第三階段的試煉。
要追得真我必經的試煉是最椎心撕裂的痛苦,因為必然要割捨昔日之我。 嬌龍拒絕小虎,正因無法割捨自己成長所寄的種種牽扯,即使千萬個不願意以媒妁之言嫁人,也無力毀滅自己一向熟悉的世界。 後來小虎鬧婚,逼得嬌龍走上江湖路,於是再次偷盜寶劍,因為寶劍是江湖路上唯一可靠的陪伴; 除此之外,一無所有,於是嬌龍再也不是閨中嬌嬌女,而成為一個猛浪的江湖客。 走累了路找上俞秀蓮,心裡有氣的秀蓮自然不假顏色對待,寶劍再次成為兩女爭奪的對象。 對秀蓮這是芳心所屬的慕白化身,對嬌龍而言,寶劍已成為另一個玉梳,就如同玉梳是當年自我的象徵,寶劍成為新自我的象徵。 兩女惡鬥,自不待言; 只見秀蓮內力淳厚、遒勁迸發,嬌龍卻是劍走輕盈、矯若遊龍,兩人以死相搏,真是招招致命。
與此狠猛殺伐相對比,下一幕嬌龍與慕白的竹林比武則顯得虛擬空幻,空幻中慕白雖示以劍藝至理,依然難以度化嬌龍心魔,以致慕白慷慨擲出寶劍,嬌龍仍以追玉梳的飆悍意志,縱身入水追奪寶劍,不顧一死來說明對寶劍的勢在必得的執拗意志。 真正化開這瞋妄我執的是慕白無視她的寶劍與色身,傾內力救她而終受碧眼狐狸的致命毒針,大俠的無私無我終於助她闖過人生第三境界。 最後慕白魂歸秀蓮懷抱,他不依秀蓮的話,以最後一口氣練神還虛、進入武者最高境界,而堅持以最後一口氣告訴秀蓮,他一直都深愛著她。
人間至情總是讓人泫然,一生眼神早已說盡,卻仍要拼最後一口氣來說明白。 主人已死,寶劍已無生息,換來的是嬌龍的澈悟,也即是秀蓮的期許:不論未來如何,一定要真誠對待自己。 這是秀蓮一生之痛,她一直沒有真誠對待自己,勇敢去愛自己衷心所愛,她必要等到至愛撒手,才能從那無意義的婚約桎梏中解脫出來。
而玉嬌龍之「玉」,慾也,玉嬌龍者「慾海蛟龍」也,也就是人心臥虎藏龍之所指,慾之大者,無非物我兩者,即戲中的寶劍與玉梳所代表; 物我兩忘,即超越人心大慾,當人的智慧足與寶劍爭鋒,情操足以砥礪玉梳,寶劍與玉梳兩者皆可拋。 悟後的嬌龍孑然一身登上武當,與小虎了卻塵緣,再毫無眷戀地縱身入谷。 誠如佛曰: 身攀絕壁,即使粉身碎骨,放開即是成佛。
(刊登於”同隆與建築”, 2000秋季號)
相思愛染桂 5尾x2
前年底第一次走訪日本,輕輕鬆鬆地一個人去。 首先到東京停留數天,走馬看花地體驗這亞洲大都會的片段風光,然後到大阪與友人見面。 這位朋友是留歐唸書時認識,分手後各自回國,每年互以卡片賀年時,他都殷勤相邀,要帶我看看這幾年大阪新建完成的幾處建築物。
旅行到有朋友的地方,心裡感覺是非常篤定的,起碼不必擔心會挨餓受凍。 在那幾天,有時按他幫我規劃的行程讓他陪我四處參觀,有時我就自個兒DIY遊覽,比在東京完全一個人遊蕩要舒服多了。 在返台前兩個晚上,飯後在朋友家中翻看大阪城內觀光導覽的書,偶然看到一段介紹「愛染堂」的文字,特別讓我心緒翻騰; 我問這位在大學教英文的教授朋友,書上的愛染堂是否三十多年前電影「愛染桂」的真實場景? 他回說不清楚,但他聽說每年在一特定日子,當地的年輕女孩都會到那兒祈求,希望得到真心的愛情。 直覺告訴我,這個愛染堂值得一訪。
在回國前一天,我單獨出遊。 逛了幾處觀光據點後,已是下午時分,我急著要知道這個位在大阪的愛染堂,是否就是我兒時記憶中的那個地方,我總要找找看才干休。 按著地圖,從四天王寺前的谷町筋大街轉入一條窄巷,裡面倒是曲曲折折,別有一番古早人家的錯綜趣味。 每見一處稍不一樣的房子,我都停下仔細留意,生怕錯過了要找的地方。 我在那迷宮似的住宅區窄巷中小心翼翼地走了半小時以上,仍是一頭霧水; 後來在一家小店前面,我比手劃腳向一位中年太太問路,她眼中露著奇異神采,好似與我分享一段祕密的感覺。 順著她指的方向,我走上一條陡峭的石版步道,行經一處神社,走過高大樹林,幾個轉折,我就來到了愛染明王的殿堂前。
走進朱紅的堂門,是一還算寬敞的碎石院子,迎面就是愛染明王殿,也是朱紅色的華麗木造神殿,殿後是一高約四、五層樓的木塔; 原來這是一片墓園,四處碑石壘壘,放眼所見不免有些淒迷,但這樣的淒迷又被圈置於絢麗的朱紅華宇中,充分流露日本文化中獨特的悲壯風格。 我繞了一圈,見不著桂樹,正感到失望與無聊,來到門口處,卻在朱紅大門邊的角落,看到一截半枯的大樹,樹腰上繫滿了白色小布條,樹前還立著一個小小的木製拜龕,再看到旁邊一塊告示板上註明是東映電影公司當年拍攝愛染桂之處,剎那間我似乎進入時光隧道,站在樹前的我回復到唸小學時候的懵懂小孩。
我記得清清楚楚,爸爸媽媽帶我到鎮上最好的電影院,看這部當時膾炙人口的日本愛情片。 我至今仍清楚記得男主角的名字是吉田輝雄,女主角是岡田茉莉子,在影片中男的是醫生女的是護士,他們之間發生婚外情,雙方都無法自拔,有一天他們相偕來到愛染堂前,因為據說在愛染堂的桂樹前祈禱,可以獲得美滿的愛情。 我最記得的一幕是他們祈禱的情景: 他們雙雙站在桂樹前面,男的握住女的手,堅毅地高高舉起按在樹身上,他們哀苦的祈求表情,讓當時還不知情為何許的我,也莫名地深受感動。
這一幕情景也從此深印在我記憶深處,近四十年來,這一幕景也糾合了我個人的情感歷練,我的過去與我的現在,似乎只是重覆地詮釋這深情的一幕,就好比神瑛與絳珠在天上的露水前緣,幻化為人間的寶玉與黛玉的還淚情史; 那一幕愛染桂樹前的誓願,對我而言真是一次感情經驗的啟蒙,好像我一生的情感生活都成了那一幕的註記。
而我現在就站立在這株桂樹前,令人難以置信地,遙遠的故事真實地來到眼前,業果面對著緣起,我的心思迴盪又激昂,真不知身在何處。 突然樹旁屋內走出一位太太,為遮掩自己的失態,我對她比劃說明這棵樹對我的意義,她聽不懂我的語言,但大致瞭解我的意思。 她走後,我找了一塊石頭坐下,對著那棵桂樹,任由思緒飄遊。
後來暮色漸深,剛見過的太太陪著一位老婆婆出現,老婆婆對我大聲吆喝,一副要鎖門趕人的意思。 那位太太低聲向她說了些話,大概是告訴她我的來意,那位老婆婆於是和悅地看著我,咕噥了一些話,然後她對著我唱出愛染桂的主題歌,她一唱出曲子,我就明白了,因為這就是我母親哼過的曲調。 在那暮影沉沉的朱門邊,老婦蒼涼又慈善的歌聲,有說不出的深厚情意,她像是從時光隧道的那一端,專程走出來,為我這遠來游蕩尋找自我的中年孩子,吟唱那埋藏我心深處的兒歌。 我辭別老婦稠稠的笑意,萬分不捨地離開這處原本魂夢牽掛的地方。
我真是沒有預料到,首度日本之旅竟然引領我兜一大圈回到童年深處。 原來在這大阪商人都會,居然典藏了我生命經歷的一部分源頭,藉著電影這個媒體,我在陌生的城市闖入了記憶的地點,我從未到過的地方,卻是我感到那麼親切的地方。 這樣的際遇,源自於我的童年開始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台灣。
(刊登於”同隆與建築”, 1999秋季號)
前年底第一次走訪日本,輕輕鬆鬆地一個人去。 首先到東京停留數天,走馬看花地體驗這亞洲大都會的片段風光,然後到大阪與友人見面。 這位朋友是留歐唸書時認識,分手後各自回國,每年互以卡片賀年時,他都殷勤相邀,要帶我看看這幾年大阪新建完成的幾處建築物。
旅行到有朋友的地方,心裡感覺是非常篤定的,起碼不必擔心會挨餓受凍。 在那幾天,有時按他幫我規劃的行程讓他陪我四處參觀,有時我就自個兒DIY遊覽,比在東京完全一個人遊蕩要舒服多了。 在返台前兩個晚上,飯後在朋友家中翻看大阪城內觀光導覽的書,偶然看到一段介紹「愛染堂」的文字,特別讓我心緒翻騰; 我問這位在大學教英文的教授朋友,書上的愛染堂是否三十多年前電影「愛染桂」的真實場景? 他回說不清楚,但他聽說每年在一特定日子,當地的年輕女孩都會到那兒祈求,希望得到真心的愛情。 直覺告訴我,這個愛染堂值得一訪。
在回國前一天,我單獨出遊。 逛了幾處觀光據點後,已是下午時分,我急著要知道這個位在大阪的愛染堂,是否就是我兒時記憶中的那個地方,我總要找找看才干休。 按著地圖,從四天王寺前的谷町筋大街轉入一條窄巷,裡面倒是曲曲折折,別有一番古早人家的錯綜趣味。 每見一處稍不一樣的房子,我都停下仔細留意,生怕錯過了要找的地方。 我在那迷宮似的住宅區窄巷中小心翼翼地走了半小時以上,仍是一頭霧水; 後來在一家小店前面,我比手劃腳向一位中年太太問路,她眼中露著奇異神采,好似與我分享一段祕密的感覺。 順著她指的方向,我走上一條陡峭的石版步道,行經一處神社,走過高大樹林,幾個轉折,我就來到了愛染明王的殿堂前。
走進朱紅的堂門,是一還算寬敞的碎石院子,迎面就是愛染明王殿,也是朱紅色的華麗木造神殿,殿後是一高約四、五層樓的木塔; 原來這是一片墓園,四處碑石壘壘,放眼所見不免有些淒迷,但這樣的淒迷又被圈置於絢麗的朱紅華宇中,充分流露日本文化中獨特的悲壯風格。 我繞了一圈,見不著桂樹,正感到失望與無聊,來到門口處,卻在朱紅大門邊的角落,看到一截半枯的大樹,樹腰上繫滿了白色小布條,樹前還立著一個小小的木製拜龕,再看到旁邊一塊告示板上註明是東映電影公司當年拍攝愛染桂之處,剎那間我似乎進入時光隧道,站在樹前的我回復到唸小學時候的懵懂小孩。
我記得清清楚楚,爸爸媽媽帶我到鎮上最好的電影院,看這部當時膾炙人口的日本愛情片。 我至今仍清楚記得男主角的名字是吉田輝雄,女主角是岡田茉莉子,在影片中男的是醫生女的是護士,他們之間發生婚外情,雙方都無法自拔,有一天他們相偕來到愛染堂前,因為據說在愛染堂的桂樹前祈禱,可以獲得美滿的愛情。 我最記得的一幕是他們祈禱的情景: 他們雙雙站在桂樹前面,男的握住女的手,堅毅地高高舉起按在樹身上,他們哀苦的祈求表情,讓當時還不知情為何許的我,也莫名地深受感動。
這一幕情景也從此深印在我記憶深處,近四十年來,這一幕景也糾合了我個人的情感歷練,我的過去與我的現在,似乎只是重覆地詮釋這深情的一幕,就好比神瑛與絳珠在天上的露水前緣,幻化為人間的寶玉與黛玉的還淚情史; 那一幕愛染桂樹前的誓願,對我而言真是一次感情經驗的啟蒙,好像我一生的情感生活都成了那一幕的註記。
而我現在就站立在這株桂樹前,令人難以置信地,遙遠的故事真實地來到眼前,業果面對著緣起,我的心思迴盪又激昂,真不知身在何處。 突然樹旁屋內走出一位太太,為遮掩自己的失態,我對她比劃說明這棵樹對我的意義,她聽不懂我的語言,但大致瞭解我的意思。 她走後,我找了一塊石頭坐下,對著那棵桂樹,任由思緒飄遊。
後來暮色漸深,剛見過的太太陪著一位老婆婆出現,老婆婆對我大聲吆喝,一副要鎖門趕人的意思。 那位太太低聲向她說了些話,大概是告訴她我的來意,那位老婆婆於是和悅地看著我,咕噥了一些話,然後她對著我唱出愛染桂的主題歌,她一唱出曲子,我就明白了,因為這就是我母親哼過的曲調。 在那暮影沉沉的朱門邊,老婦蒼涼又慈善的歌聲,有說不出的深厚情意,她像是從時光隧道的那一端,專程走出來,為我這遠來游蕩尋找自我的中年孩子,吟唱那埋藏我心深處的兒歌。 我辭別老婦稠稠的笑意,萬分不捨地離開這處原本魂夢牽掛的地方。
我真是沒有預料到,首度日本之旅竟然引領我兜一大圈回到童年深處。 原來在這大阪商人都會,居然典藏了我生命經歷的一部分源頭,藉著電影這個媒體,我在陌生的城市闖入了記憶的地點,我從未到過的地方,卻是我感到那麼親切的地方。 這樣的際遇,源自於我的童年開始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台灣。
(刊登於”同隆與建築”, 1999秋季號)
訂閱:
文章 (Atom)
C先生的愛情
C先生的愛情 這所山丘上的大學,原本孤立在城市郊外,所以校園內有很大區的男女生宿舍,男舍是開放的,女舍則必須注重安全,除了圍牆、出入管制外,還有專人負責管理, C 先生就是擔任這項工...
-
兩年前惶恐地出版了"情境與心象---漢寶德", 斗膽地寫自己老師, 其實是被趕鴨子上架, 硬著頭皮寫. 出版前請徐小虎教授寫了一篇序, 她以英文寫, 我幫她翻譯, 一邊譯一邊感動, 但付印前漢先生覺得這裡頭有太多私人描寫, 與這本書的定性相互杆格, 不贊成放進...
-
上個週末龍寶集團慶祝成立二十週年, 被張董邀去參加座談,與同學卓董(勝隆兄)、賴浩平建築師、戴育澤建築師、姜樂靜建築師與芳怡老師一起,會前張董招待喝杯咖啡,聽了她兩則私房笑話,然後大家歡喜上場。 由芳怡主持,她讓每個人都講得很好,只有我講得蠻亂的,跟原來想講的不怎麼搭,好像每次我...
-
東海心‧大度情 羅時瑋 /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四十多年前,於台中市西郊大度山上,在一片紅土荒野間,由美國基督教聯合董事會捐助成立東海大學。 當時邀請了貝聿銘、陳其寬與張肇康三位先生負責校園規劃設計與施工,也引進那時台灣建築界的新銳們(如林澍民、方汝鎮、華昌宜、蕭梅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