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是愛地藏菩薩、阿萊莎•卡拉馬助夫與聖芳濟
最近因父親病重而常感覺沮喪,生命無常,幸福難長久,算起來人生總是多苦而少樂啊! 除夕夜,發完壓歲錢,走在小鎮街上漫步,冷颼颼地還飄著細細的雨,沒走多遠,被人從對街叫住,原來是老友阿久跟他太太,也在這種天氣這樣時候出來遛達。我記起他父親在去年初二往生,初一時我還去拜年呢,但直到年底我才輾轉得知噩耗。 他說當初知道他父親罹肺癌,已經末期,因老人家也八十多歲了(跟家父同年,還是同校同學),他們家人都不贊成開刀,不要化療,甚至標靶治療都放棄,因治癒率低,副作用又明顯。
他因加入一個佛學團體,所以邊走邊跟我談他的心得。他說後來他為父親誦讀佛經,將功德迴向給父親,我倒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 他說去年初一晚上,原本不是輪到他陪父親,但他卻去到父親病床前,他在病床邊誦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也問父親是否也一起讀,他父親居然也捧起經書念一段,最後父親還舉起手來跟他揮一揮說再見,幾個小時後在深夜裡就安然往生了。事後他才想起,他父親的雙手原來根本無力舉起,那晚卻能捧起經書誦讀,還能跟他揮手告別,他才驚奇地感覺不可思議。 最重要的是,一般癌末病人都會疼痛而痛苦受煎熬,他父親卻始終沒有疼痛而平安地走,這是讓他最為感恩的奇蹟。
他覺得這跟誦經迴向功德有關係,我說平時我也喜歡接近佛學,他鼓勵我也多試試。第二天我去他們家拜年,他就送我一本地藏菩薩本願經,還教我如何祈禱迴向功德給父親。 於是,我也照著他所教的方法讀經迴向功德給我父親。 其實,我如此作之後,也才知道母親平時念誦大悲咒,也是迴向給爸爸,妹妹也早已這樣做了一陣子。
但我畢竟還是一個講理性的人,讀讀經書,就能迴向功德給病人,我心裡仍是半信半疑的,雖然我很虔誠地祈求能有益於父親,但我知道自己不是死心塌地地信仰,要我無知地誦讀文字,然後安心篤定地覺得可免除父親痛苦,我始終無法自己騙自己。
但我很認真地去了解這本經書,我仔細讀地藏菩薩本願經開頭的一段「覺林菩薩偈」: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做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這段文字與我接觸佛學的心得是相契合的,所謂「大種」應就是指種子,種子的
關鍵意義不在於它的物質性存在,而在於它的生長成新生命的潛力,也就是那生長的動能,那是一種力用,而力用是無色的。工巧的畫師畫出一幅畫,畫中色色鋪陳,即是種種色彩都定著了,因此就失去成長動能(可能性)。 但是,色也不離那成長動能的可能性(因為相即相入---相即就是相等原理,相入就是相互包容原理),因此雖然種子無色而純為力用,但卻又有色可得。
這其實就是「體用不二」的意思吧,種、心為體,色、畫為用。而且,「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心身不相住,心身也是相互不二的。 多年前讀熊十力的哲學---「體用論」,就開始嚐試參透這種不二思想。
有天爸媽睡午覺,我一人在客廳讀此已經有些熟悉的經文,再次讀到地藏菩薩前世中即已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在他的另一前世,也發下如此誓願:「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也就是地藏菩薩的願望是,芸芸眾生中,若仍有人未能成佛,他就不願自行成佛。 這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不厭生死苦,不欣涅槃樂。就是要與「每一位」眾生同苦同樂。 讀到這裡,我的鼻頭一陣酸楚,淚水就湧上來了。 這麼弘大的誓願,如此無邊無盡的煩勞,該要有多麼堅忍的悲心啊!
當提到要如何廣度眾生時,他說:「隨其根性,而度脫之…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於生死中,速得解脫。」 每個成年人都會明白,「隨人根性」,談何容易? 不被氣死就了不得了? 但緊緊地思想著這句話,我逐漸能夠理解,原來前面的覺林菩薩偈,就是地藏菩薩廣度眾生的心法,種色不二、體用不二,於是而有助於視每一眾生的千差萬別的根性為理所當然,能夠平心相待,並且包容,並且從中生出智慧而度脫之。
在這個清靜的下午,我讀地藏經的心情,讓我因為體會到某種像是真理的東西,而感覺靈魂戰慄。 也讓我想起幾年前在讀到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說---「卡拉馬住夫兄弟們」---的激動,那是關於一段小弟阿萊莎悟道的故事。
阿萊莎最敬愛的佐西馬神父去世那天,是他自己一生中最艱難和最不幸的一天,因為佐西馬神父在他信仰中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但他死後並未顯現神蹟,他的屍體並未如傳說情節般發出香味,反而在不到一天內就發出惡臭,這讓尊敬他的人感覺深重地不安。 度過漫長多事的一天之後,他回到神父停靈的房間,在祈禱的時候因過度疲憊而打起盹來,他彷彿聽到正在誦念福音書的神父的聲音:「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宴,耶穌的母親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 耶穌說: 母親,這與我有何相干? 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他母親對傭人說: 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 耶穌對傭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 耶穌又說: 現在可以舀出來了…那缸子水都變成了酒…」
阿萊莎在迷糊之中還記得這是佐西馬神父最喜歡跟他講的耶穌的神蹟,耶穌第一次顯現神蹟時,遇到的不是傷心事,而是人們的歡樂,他給人們增加了歡樂。…「誰愛人也必愛人的歡樂」,這是死去的佐西馬神父時刻叨念的一句話,也是他最主要的思想之一。 「阿萊莎還記得神父說過:凡是真實的和美的,永遠是寬宏大量、慈悲為懷的。… 耶穌做了什麼? 他創造歡樂,創造某些窮人的歡樂,非常窮的窮人,連娶親時都沒有足夠酒的窮人。耶穌降臨人世,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他那偉大的功德,他的心也能體會到那些愚昧無知而又心地單純的人的憨厚淳樸的歡樂,『我的時候還沒有到呢』,他莞爾一笑,難道他降臨人世是為了在貧寒的歡宴上讓人酒足飯飽嗎?但是他應母親的請求做了… 」
阿萊莎在昏睡間,發覺自己竟然在婚宴當中,佐西馬神父滿臉笑容地向他走來,邀他開懷暢飲,他問阿萊莎:你看見咱們的太陽了嗎? 你看見了嗎? 阿萊莎覺得害怕、不敢看。 神父說:不要怕他,他的偉大使我們敬畏,他的崇高使我們恐懼,但是他大慈大悲,他出於愛而與我們相類似,並與我們一起歡樂,為了不使賓客掃興,他把水變成酒。
阿萊莎在充實的痛苦與歡樂的眼淚中醒來,世俗人民想要看到的神蹟顯靈有何意義? 快速腐臭屍體代表主人生前的不義嗎? 那正腐臭身軀的主人生前的愛與信仰才是重點啊! 他走出修道院,他在黑暗星空下匍伏在地,他不可遏制地親吻大地,在親吻大地時卻痛哭失聲、淚流滿面,他的心因與彼岸世界相溝通而整個歡呼雀躍,彷彿冥冥中有一種「道」在他腦海裡生了根,而且終生不渝,以致永遠。 他匍伏在地時還是個軟弱的青年,可站起來時已是一個終生不渝的堅強戰士了。 阿萊莎後來形容: 「這時大概有神造訪了我的心」。
(以上小說情節文字引自臧仲倫譯本,2004年聯經出版)
我也聯想到以前看史懷哲傳記中的一段,有次他航行在非洲大河上,當船經過一群正嬉水中的河馬,史懷哲突然覺察到前所未有的生命感動,後來終其一生,他都引以為內在的信仰指標,當他想到合適的字眼來形容時,那就是「尊重生命」(reverence for life)。 我相信史懷哲在那一剎那間,從基督的信仰跳躍到佛家「眾生平等」的心靈覺悟,讓他提昇到精神上的顛峰境界。
大學時最喜歡Benard Malamud的小說「夥計」,書中出現數次對聖芳濟(Saint Francis, 又稱Francis of Assisi, 1181-1226義大利僧人, 對所有生命皆懷抱謙卑與愛, 創立Franciscan order芳濟會)的描述:
「…一個臉孔瘦削,鬍子粗黑的僧人,穿著一件褐色的粗布衣服,赤著腿站在陽光耀眼的村路上。他瘦而多毛的手臂,舉起來,迎著一群在他頭上盤旋的飛鳥。…他正向飛鳥講道呢。… 他甚麼東西也給了人家,連他身上的衣服,口袋裡的一分一毛,都給了人家。 他安貧樂道。 他說,貧窮像一個皇后,而他會像愛一個美麗的女子那般愛她。」(劉紹銘譯本,大地出版,1983: 39-40)
書中主角法蘭克就有點像是聖芳濟的化身,性格中有很多缺點讓人嫌,但有顆柔軟同情弱者的心,他本身也可以說是一位弱者,但因為心懷仁心而顯得偉大。 一念之仁,有時雖說渺小,畢竟力量無窮。
比較特別的是,無論是地藏菩薩、阿萊莎或聖芳濟,都指出「受苦」對生命救贖的密切關聯,人生而願意受苦,不厭受苦,甚且願意經常離開自己的舒適圈,而轉換到受苦他人的處境裡,這其中就有著度脫苦海的恩典,而神所賜與的這不可思議的恩典,其精義就在於度人即是自度吧! (現在購物廣告卻無所不用其極地誘人要善待自己, 要寵愛自己?)
君子固窮(窮不就是受苦的意思?),而不困於窮,而且樂於布施萬物,隨時保持自在心情,這已是聖人境界了。 聖人而能同於人,不求異於凡人與窮人,又能有益於他們超脫於生死中,這就是信仰的使徒、苦海中的菩薩了。 我呢,只能以求父親平安遠離苦厄的心,祈求所有人以及他們的父母也平安遠離苦厄。
最近因父親病重而常感覺沮喪,生命無常,幸福難長久,算起來人生總是多苦而少樂啊! 除夕夜,發完壓歲錢,走在小鎮街上漫步,冷颼颼地還飄著細細的雨,沒走多遠,被人從對街叫住,原來是老友阿久跟他太太,也在這種天氣這樣時候出來遛達。我記起他父親在去年初二往生,初一時我還去拜年呢,但直到年底我才輾轉得知噩耗。 他說當初知道他父親罹肺癌,已經末期,因老人家也八十多歲了(跟家父同年,還是同校同學),他們家人都不贊成開刀,不要化療,甚至標靶治療都放棄,因治癒率低,副作用又明顯。
他因加入一個佛學團體,所以邊走邊跟我談他的心得。他說後來他為父親誦讀佛經,將功德迴向給父親,我倒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 他說去年初一晚上,原本不是輪到他陪父親,但他卻去到父親病床前,他在病床邊誦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也問父親是否也一起讀,他父親居然也捧起經書念一段,最後父親還舉起手來跟他揮一揮說再見,幾個小時後在深夜裡就安然往生了。事後他才想起,他父親的雙手原來根本無力舉起,那晚卻能捧起經書誦讀,還能跟他揮手告別,他才驚奇地感覺不可思議。 最重要的是,一般癌末病人都會疼痛而痛苦受煎熬,他父親卻始終沒有疼痛而平安地走,這是讓他最為感恩的奇蹟。
他覺得這跟誦經迴向功德有關係,我說平時我也喜歡接近佛學,他鼓勵我也多試試。第二天我去他們家拜年,他就送我一本地藏菩薩本願經,還教我如何祈禱迴向功德給父親。 於是,我也照著他所教的方法讀經迴向功德給我父親。 其實,我如此作之後,也才知道母親平時念誦大悲咒,也是迴向給爸爸,妹妹也早已這樣做了一陣子。
但我畢竟還是一個講理性的人,讀讀經書,就能迴向功德給病人,我心裡仍是半信半疑的,雖然我很虔誠地祈求能有益於父親,但我知道自己不是死心塌地地信仰,要我無知地誦讀文字,然後安心篤定地覺得可免除父親痛苦,我始終無法自己騙自己。
但我很認真地去了解這本經書,我仔細讀地藏菩薩本願經開頭的一段「覺林菩薩偈」: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做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這段文字與我接觸佛學的心得是相契合的,所謂「大種」應就是指種子,種子的
關鍵意義不在於它的物質性存在,而在於它的生長成新生命的潛力,也就是那生長的動能,那是一種力用,而力用是無色的。工巧的畫師畫出一幅畫,畫中色色鋪陳,即是種種色彩都定著了,因此就失去成長動能(可能性)。 但是,色也不離那成長動能的可能性(因為相即相入---相即就是相等原理,相入就是相互包容原理),因此雖然種子無色而純為力用,但卻又有色可得。
這其實就是「體用不二」的意思吧,種、心為體,色、畫為用。而且,「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心身不相住,心身也是相互不二的。 多年前讀熊十力的哲學---「體用論」,就開始嚐試參透這種不二思想。
有天爸媽睡午覺,我一人在客廳讀此已經有些熟悉的經文,再次讀到地藏菩薩前世中即已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在他的另一前世,也發下如此誓願:「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也就是地藏菩薩的願望是,芸芸眾生中,若仍有人未能成佛,他就不願自行成佛。 這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不厭生死苦,不欣涅槃樂。就是要與「每一位」眾生同苦同樂。 讀到這裡,我的鼻頭一陣酸楚,淚水就湧上來了。 這麼弘大的誓願,如此無邊無盡的煩勞,該要有多麼堅忍的悲心啊!
當提到要如何廣度眾生時,他說:「隨其根性,而度脫之…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於生死中,速得解脫。」 每個成年人都會明白,「隨人根性」,談何容易? 不被氣死就了不得了? 但緊緊地思想著這句話,我逐漸能夠理解,原來前面的覺林菩薩偈,就是地藏菩薩廣度眾生的心法,種色不二、體用不二,於是而有助於視每一眾生的千差萬別的根性為理所當然,能夠平心相待,並且包容,並且從中生出智慧而度脫之。
在這個清靜的下午,我讀地藏經的心情,讓我因為體會到某種像是真理的東西,而感覺靈魂戰慄。 也讓我想起幾年前在讀到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說---「卡拉馬住夫兄弟們」---的激動,那是關於一段小弟阿萊莎悟道的故事。
阿萊莎最敬愛的佐西馬神父去世那天,是他自己一生中最艱難和最不幸的一天,因為佐西馬神父在他信仰中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但他死後並未顯現神蹟,他的屍體並未如傳說情節般發出香味,反而在不到一天內就發出惡臭,這讓尊敬他的人感覺深重地不安。 度過漫長多事的一天之後,他回到神父停靈的房間,在祈禱的時候因過度疲憊而打起盹來,他彷彿聽到正在誦念福音書的神父的聲音:「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宴,耶穌的母親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 耶穌說: 母親,這與我有何相干? 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他母親對傭人說: 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 耶穌對傭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 耶穌又說: 現在可以舀出來了…那缸子水都變成了酒…」
阿萊莎在迷糊之中還記得這是佐西馬神父最喜歡跟他講的耶穌的神蹟,耶穌第一次顯現神蹟時,遇到的不是傷心事,而是人們的歡樂,他給人們增加了歡樂。…「誰愛人也必愛人的歡樂」,這是死去的佐西馬神父時刻叨念的一句話,也是他最主要的思想之一。 「阿萊莎還記得神父說過:凡是真實的和美的,永遠是寬宏大量、慈悲為懷的。… 耶穌做了什麼? 他創造歡樂,創造某些窮人的歡樂,非常窮的窮人,連娶親時都沒有足夠酒的窮人。耶穌降臨人世,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他那偉大的功德,他的心也能體會到那些愚昧無知而又心地單純的人的憨厚淳樸的歡樂,『我的時候還沒有到呢』,他莞爾一笑,難道他降臨人世是為了在貧寒的歡宴上讓人酒足飯飽嗎?但是他應母親的請求做了… 」
阿萊莎在昏睡間,發覺自己竟然在婚宴當中,佐西馬神父滿臉笑容地向他走來,邀他開懷暢飲,他問阿萊莎:你看見咱們的太陽了嗎? 你看見了嗎? 阿萊莎覺得害怕、不敢看。 神父說:不要怕他,他的偉大使我們敬畏,他的崇高使我們恐懼,但是他大慈大悲,他出於愛而與我們相類似,並與我們一起歡樂,為了不使賓客掃興,他把水變成酒。
阿萊莎在充實的痛苦與歡樂的眼淚中醒來,世俗人民想要看到的神蹟顯靈有何意義? 快速腐臭屍體代表主人生前的不義嗎? 那正腐臭身軀的主人生前的愛與信仰才是重點啊! 他走出修道院,他在黑暗星空下匍伏在地,他不可遏制地親吻大地,在親吻大地時卻痛哭失聲、淚流滿面,他的心因與彼岸世界相溝通而整個歡呼雀躍,彷彿冥冥中有一種「道」在他腦海裡生了根,而且終生不渝,以致永遠。 他匍伏在地時還是個軟弱的青年,可站起來時已是一個終生不渝的堅強戰士了。 阿萊莎後來形容: 「這時大概有神造訪了我的心」。
(以上小說情節文字引自臧仲倫譯本,2004年聯經出版)
我也聯想到以前看史懷哲傳記中的一段,有次他航行在非洲大河上,當船經過一群正嬉水中的河馬,史懷哲突然覺察到前所未有的生命感動,後來終其一生,他都引以為內在的信仰指標,當他想到合適的字眼來形容時,那就是「尊重生命」(reverence for life)。 我相信史懷哲在那一剎那間,從基督的信仰跳躍到佛家「眾生平等」的心靈覺悟,讓他提昇到精神上的顛峰境界。
大學時最喜歡Benard Malamud的小說「夥計」,書中出現數次對聖芳濟(Saint Francis, 又稱Francis of Assisi, 1181-1226義大利僧人, 對所有生命皆懷抱謙卑與愛, 創立Franciscan order芳濟會)的描述:
「…一個臉孔瘦削,鬍子粗黑的僧人,穿著一件褐色的粗布衣服,赤著腿站在陽光耀眼的村路上。他瘦而多毛的手臂,舉起來,迎著一群在他頭上盤旋的飛鳥。…他正向飛鳥講道呢。… 他甚麼東西也給了人家,連他身上的衣服,口袋裡的一分一毛,都給了人家。 他安貧樂道。 他說,貧窮像一個皇后,而他會像愛一個美麗的女子那般愛她。」(劉紹銘譯本,大地出版,1983: 39-40)
書中主角法蘭克就有點像是聖芳濟的化身,性格中有很多缺點讓人嫌,但有顆柔軟同情弱者的心,他本身也可以說是一位弱者,但因為心懷仁心而顯得偉大。 一念之仁,有時雖說渺小,畢竟力量無窮。
比較特別的是,無論是地藏菩薩、阿萊莎或聖芳濟,都指出「受苦」對生命救贖的密切關聯,人生而願意受苦,不厭受苦,甚且願意經常離開自己的舒適圈,而轉換到受苦他人的處境裡,這其中就有著度脫苦海的恩典,而神所賜與的這不可思議的恩典,其精義就在於度人即是自度吧! (現在購物廣告卻無所不用其極地誘人要善待自己, 要寵愛自己?)
君子固窮(窮不就是受苦的意思?),而不困於窮,而且樂於布施萬物,隨時保持自在心情,這已是聖人境界了。 聖人而能同於人,不求異於凡人與窮人,又能有益於他們超脫於生死中,這就是信仰的使徒、苦海中的菩薩了。 我呢,只能以求父親平安遠離苦厄的心,祈求所有人以及他們的父母也平安遠離苦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