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許之地雖然落空
這一晚讀書累了,隨性地在書堆裡掃描,找出曾野綾子的「晚年的美學」翻一翻,真搞不清楚為什麼幾年前會買下這本書,大概總有些時候比較脆弱吧,覺得自己也行將就木,想聽一聽人家的經驗之談。這是一位優雅老人家的叨念告白,對於準備要入老境的人還蠻多受用的---只要存心想聽老生常談的話。 當年大概只看一半就丟一邊了,所以當新看到其中兩篇不那麼老氣橫秋的文章,還很意外地深受感動,那是畢竟要老過來的心靈,才說得出的清澈體會吧。
「從遠處觀望,心裡喜歡」這篇寫的是「信」,她以希伯來書中描述來開始:「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 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希伯來書第十一章1-3節, 曾野綾子, 2007: 189) 書中列舉了「信靠信心而活」的---亞伯、以諾、挪亞、亞伯拉罕等,但是書中也說道:「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而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的、是寄居的。」(前書第十一章第13節, 曾野: 193)
曾野綾子頗有感於希伯來書中描述的人物---臨到死前並沒有抵達應許之地,但是「他們並不絕望,而且也不認為自己的人生失敗。 他們從遠處觀望自己所指望之事,打從心裡歡喜,發出歡呼。 即使沒有得到自己所盼望之物,卻仍確信那絕對是光輝燦爛有價值的。處於這種境界,即使在死亡之前,也沒有失去目標,仍然抬頭面朝標的…不妨說正因為在現世沒能到達目標,因此臨死前,才沒有失去目的。可以說至死都帶著盼望。 那是信仰之心所湧現的不可思議的力量。」(曾野: 193) 她的結論是:「老年或接近死亡的年輕人,一定都眺望著彼岸。即使盼望無法達成,仍可以確信:”自己有所盼望”。…沒有目標的人,只有絕望。…我希望自己能在…”至死有信心”的狀態下走完人生。」(Ibid: 195)
一個人要在凝視夕陽餘暉中,才會終於領悟,在「只是近黃昏」中,光輝燦爛的結束,並不必非得要心願的完成。正因為至死保有盼望,即使臨死而心願未了,即使如此隨夕陽而去,也是死在一生所信靠的信念裡,在最後一滴眼淚中,也會充滿感激與喜悅。
終生「能信」與「能望」的人是最光輝的人性,但是大部分凡夫俗子,總是浮沉在不斷起落的信心波動中吧。那些在各種際遇中失敗與失落的靈魂,跌落在感情或事業深淵裡掙扎的眾生,或是在時代漩渦裡被擺佈的無辜生命,如何能在嚥下最後一口氣時,仍保有著真誠不渝的盼望---以至於歡喜而心生感謝?
「碑文祈禱」這篇可能就是曾野綾子回答這問題而寫的吧! 她提到曾在無名戰士碑銘上讀到這樣的言詞:「我早已祈願神讓我享樂人生…我向神祈願的事,只有一個無法如願。 但是,我對神所希望的事情,全都如願以償了。」(Ibid: 229)曾野的詮釋是---「沒人知道尚未年滿二十歲的年輕士兵,是怎麼活到那個年紀,體驗了何種愛、何種痛苦、何種悲哀? (那)無名戰士的碑銘回答了問題。 唯有擁有滿溢著人所無法想像的智慧與愛的神,才知道那個人需要的是甚麼。因此,他向神祈求的眼前希望或許無法達成,然而他活在現世所需要的,神應該全都賜予了。」(Ibid: 232)
她再提到在一所復健機構牆上,一位患者所寫的詩:
「向神祈求賜予做大事的力量,神卻賜予謹慎、順從的軟弱;懇求能作更偉大事情的健康,…神卻賜予病弱; 希望獲得幸福,懇求財富…神卻賜予貧困;欲追求權力…神卻賜予跪在祂腳前的軟弱;…所祈求的願望,沒有一個達成,然而,神將我的心願全聽進去了。即使卑賤…如我,心中沒有表達出來的祈求,卻都如願了。 我是所有人當中,受到最豐厚祝福的人。」(Ibid; 233)
相信那無上的神祉,祂永遠不棄我,永遠恩寵著自己,即使所求未得應許,但我沒有祈求的確都如願。即使處在最深的苦難中、處在人生最大煎熬裡,甚至在生命臨終之際,仍然堅定地相信宇宙間有一無上的力量,照顧我所有沒說出的願望。 至死仍堅信神的恩典的人,終究滿滿帶著神的恩典而去!?
這樣的「信」難道只是一種心態? 所謂「煩惱即喜樂」,其實是一認知的智慧,是思想的扭轉吧。曾野帶我觸及一個信仰的境界,但是我卻因此了解,信仰的迴路似乎繞開、但還是回到思想的範疇。 因為信,而在思想功夫上突破了常見,瞬間了悟到「應許即未許、未許即應許」的真理光彩,這才是終極的救贖吧!
參考閱讀曾野綾子,《晚年的美學》,姚巧梅譯,台北:天下,2007。
這一晚讀書累了,隨性地在書堆裡掃描,找出曾野綾子的「晚年的美學」翻一翻,真搞不清楚為什麼幾年前會買下這本書,大概總有些時候比較脆弱吧,覺得自己也行將就木,想聽一聽人家的經驗之談。這是一位優雅老人家的叨念告白,對於準備要入老境的人還蠻多受用的---只要存心想聽老生常談的話。 當年大概只看一半就丟一邊了,所以當新看到其中兩篇不那麼老氣橫秋的文章,還很意外地深受感動,那是畢竟要老過來的心靈,才說得出的清澈體會吧。
「從遠處觀望,心裡喜歡」這篇寫的是「信」,她以希伯來書中描述來開始:「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 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希伯來書第十一章1-3節, 曾野綾子, 2007: 189) 書中列舉了「信靠信心而活」的---亞伯、以諾、挪亞、亞伯拉罕等,但是書中也說道:「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而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的、是寄居的。」(前書第十一章第13節, 曾野: 193)
曾野綾子頗有感於希伯來書中描述的人物---臨到死前並沒有抵達應許之地,但是「他們並不絕望,而且也不認為自己的人生失敗。 他們從遠處觀望自己所指望之事,打從心裡歡喜,發出歡呼。 即使沒有得到自己所盼望之物,卻仍確信那絕對是光輝燦爛有價值的。處於這種境界,即使在死亡之前,也沒有失去目標,仍然抬頭面朝標的…不妨說正因為在現世沒能到達目標,因此臨死前,才沒有失去目的。可以說至死都帶著盼望。 那是信仰之心所湧現的不可思議的力量。」(曾野: 193) 她的結論是:「老年或接近死亡的年輕人,一定都眺望著彼岸。即使盼望無法達成,仍可以確信:”自己有所盼望”。…沒有目標的人,只有絕望。…我希望自己能在…”至死有信心”的狀態下走完人生。」(Ibid: 195)
一個人要在凝視夕陽餘暉中,才會終於領悟,在「只是近黃昏」中,光輝燦爛的結束,並不必非得要心願的完成。正因為至死保有盼望,即使臨死而心願未了,即使如此隨夕陽而去,也是死在一生所信靠的信念裡,在最後一滴眼淚中,也會充滿感激與喜悅。
終生「能信」與「能望」的人是最光輝的人性,但是大部分凡夫俗子,總是浮沉在不斷起落的信心波動中吧。那些在各種際遇中失敗與失落的靈魂,跌落在感情或事業深淵裡掙扎的眾生,或是在時代漩渦裡被擺佈的無辜生命,如何能在嚥下最後一口氣時,仍保有著真誠不渝的盼望---以至於歡喜而心生感謝?
「碑文祈禱」這篇可能就是曾野綾子回答這問題而寫的吧! 她提到曾在無名戰士碑銘上讀到這樣的言詞:「我早已祈願神讓我享樂人生…我向神祈願的事,只有一個無法如願。 但是,我對神所希望的事情,全都如願以償了。」(Ibid: 229)曾野的詮釋是---「沒人知道尚未年滿二十歲的年輕士兵,是怎麼活到那個年紀,體驗了何種愛、何種痛苦、何種悲哀? (那)無名戰士的碑銘回答了問題。 唯有擁有滿溢著人所無法想像的智慧與愛的神,才知道那個人需要的是甚麼。因此,他向神祈求的眼前希望或許無法達成,然而他活在現世所需要的,神應該全都賜予了。」(Ibid: 232)
她再提到在一所復健機構牆上,一位患者所寫的詩:
「向神祈求賜予做大事的力量,神卻賜予謹慎、順從的軟弱;懇求能作更偉大事情的健康,…神卻賜予病弱; 希望獲得幸福,懇求財富…神卻賜予貧困;欲追求權力…神卻賜予跪在祂腳前的軟弱;…所祈求的願望,沒有一個達成,然而,神將我的心願全聽進去了。即使卑賤…如我,心中沒有表達出來的祈求,卻都如願了。 我是所有人當中,受到最豐厚祝福的人。」(Ibid; 233)
相信那無上的神祉,祂永遠不棄我,永遠恩寵著自己,即使所求未得應許,但我沒有祈求的確都如願。即使處在最深的苦難中、處在人生最大煎熬裡,甚至在生命臨終之際,仍然堅定地相信宇宙間有一無上的力量,照顧我所有沒說出的願望。 至死仍堅信神的恩典的人,終究滿滿帶著神的恩典而去!?
這樣的「信」難道只是一種心態? 所謂「煩惱即喜樂」,其實是一認知的智慧,是思想的扭轉吧。曾野帶我觸及一個信仰的境界,但是我卻因此了解,信仰的迴路似乎繞開、但還是回到思想的範疇。 因為信,而在思想功夫上突破了常見,瞬間了悟到「應許即未許、未許即應許」的真理光彩,這才是終極的救贖吧!
參考閱讀曾野綾子,《晚年的美學》,姚巧梅譯,台北:天下,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