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創新氛圍:
潘冀團隊的辦公複合大樓設計
Building the Innovative Milieu:
Office-Complex Designed by J. J. Pan’s Architects(刊登於”台灣建築”2010/11: 50-53)
(去年)暑假裡讀到新出版的「建築師潘冀的砌磚哲學---人生基本功」,這是以潘先生的口述方式發表的專業生涯回顧,加上撰文者的深入觀察與細膩描述,呈現出一位建築師在專業上有為有守的人格風範。 我認識潘先生多年,對他一向景仰有加,捧讀這本書,感覺如見其人,親切中增添更多敬意。 印象中的潘先生,從早年英挺的白襯衫深領帶的溫文儒雅,到近年來瀟灑穿著的和藹睿智,雖然有著從嚴肅到可親的變化,但總覺得有深沉的一以貫之的態度與執著,穩定地成為這業界的標竿力量。
由他領導的事務所在過往近三十年裡,也發展出相當多樣的作品,由於是以如此的嚴謹態度與擇善執著,也因為他不是一個只追逐流行的人,在他事務所作品的多樣性中,應該有其隨著時代發展脈絡而有所發揮之處。 也就是說,「砌磚哲學」書中人的作品本身,其實似乎已衍成一種論述,應有值得進一步補充探討的空間。
整體作品演變潘先生自1981年開業以來,事務所完成的作品數量很多,類型也包羅甚廣,其中大約以學校、醫院、教會、集合住宅、高科技廠辦等為大宗。 他始終堅持建築專業的基本面---做為「房子」的構築本質與所有相關技術層面的整合,因此他的作品一向是平實穩健、內斂勝於外顯、本質勝於表現。 但是縱觀三十年來作品的形式風格,也不是一成不變,這變化脈絡似乎也跟著台灣整體發展軌跡而轉化。
從永和禮拜堂(1994) RC貼面磚、方正量體切割的形式,演進到新生南路真理堂(2004)的鋼構玻璃貼石材外觀的變化,可以看做是跨三十年的一個設計思考範型的轉變---從內部自足到對外開放、從量體雕刻到構材組裝。 從各大學校園建築設計的演進,可更清楚看到這種跨世代轉化過程,譬如從中原大學的張靜愚紀念圖書館(1985)到全人教育村(2004)、文化大學的張其昀紀念圖書館(1998)到體育館(2005)、交通大學的學生活動中心(1992)到機車停車棚(2004)等作品序列,顯現出切割量體訓練到皮層構築訓練、或非線性空間設計的不同世代成果。
看起來這些作品顯現的較少是個人風格的精煉,而較是團隊的開放合作成果。 或可從圖書館類型的設計如張靜愚圖書館、張其昀圖書館、彰師大圖書館(1989)、中興大學圖書館(2001-)到設計中的國立台中數位圖書館,這些的作品形式進展所突顯的,是一種呼應時代的美學呈現。 整體而言,可看出早期著重在主次空間、功能考量的量體組成以及立面規律開窗處理,90年代後加入輕量的鋼構玻璃運用且重視皮層立面效果,2000年前後則進入創意大開的時期,如交大機車棚,文大體育管的結構設計與城區部大樓(2001),以及正設計中的台中數位圖書館、中原大學校門口新建設計案等,都是(或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潘先生在書中強調「不要立墓碑,以理念打造里程碑」,在他的事務所完成作品中,經常流露出一種品味,但不是個人紀念碑,而且也確實出現不少「里程碑」的作品,如前述提及的各佳作等。 他認為建築師該做的不是彰顯個人風格,而是要為業主解決問題。 但他也清楚指出建築師不只是做「產品」,而應該要做出「作品」。(潘冀、藍麗娟,2010: 92-98) 他不突顯個人標記,但維持一貫的建築品質要求,從篤實到豐富再進而意興迸放,這應是「有所本」、且致力於「深根固本」的專業實踐。
高科技產業與廠辦建築在事務所的所有作品中,高科技廠房與辦公樓佔有甚高比例,在新竹科技園區設立初期即受邀設計標準廠房,後來知名的科技集團也陸續委託設計廠房與辦公空間,據稱竹科園區裡高達2/3的廠辦都是潘先生事務所設計; 後來在南科、中科及其他高科技園區,也多受委託設計廠辦,台機電、智邦、華邦、友達、旺宏等國內龍頭廠商都成為長期合作的業主。
國內高科技產業主要以代工為主,由於獲得國家重點支持,產出品質受到國際品牌集團的肯定,逐漸成為全球代工龍頭,在1990年代成為台灣高競爭力、高產值產業,並躋身創新企業行列。
這樣的創新產業區與二十世紀初嘎尼爾(Tony Garnier)與柯比意所提倡的工業城市、以至於高雄頭份重工業區是很不相同的,譬如創新產業廠區愈來愈不需強調封閉隔離,因生產趨動因素不同,它們更重視環境脈絡關係,愈是開放多元的知識學習與交流的環境脈絡,愈是對此產業有利。 因此,在此產業群聚區域,大學、國際會議廳、觀光或商務旅館、高級或特色餐廳、圖書資訊中心、咖啡酒吧茶館等休閒店、以及都會型娛樂運動設施等,彼此形成綿密的「創新氛圍」(innovative milieu,參見Simmie, J. 2001)。
夏鑄九認為「(產業的全球分工)結構性位置將影響其創新氛圍的屬性」,他觀察到1990年代中期以來台灣創投資金機制的發展,並非集中在需長期研發的未知的、原創的新產品,也非如北加州模型地成為各種消息、機會、點子的重疊網路。 尤其在北台都會區域的創投資金所連結的社會網路,乃領導企業全球化布局的一環。 他認為,由於這種資本市場與企業創新之間關係的特殊性,台灣創新企業發展多集中在製程與運籌管理的範疇,對於新產品的開發或符號經濟的原創性則較少投入。 但這種原創的限制並不能簡化為代工模式的結果,而是更為動態參與到全球化過程中,北台都會區域強化做為全球生產網絡之中介節點能力,既被全球分工結構限制,也主動選擇了符合其全球化策略的特定創新機制。(夏鑄九、劉昭吟,2003: 48, 54)
因此,夏鑄九指出台灣企業創新問題,不在於缺乏原創力,因為他認為所謂的原創力需要一定的社會制度支持,他肯定台灣創新企業先確認台灣在國際生產網絡的結構性位置,以及因之而產生的社會制度的特性,所以他主張台灣創新企業的核心問題應是:「如何引導企業創新的能量,使得它能在要害處服務於台灣主要領導產業與全球經濟的接軌,同時提生爭力---力求技術升級,爭取產業轉型」。(同上,2003: 54-55)
潘先生帶領的建築團隊,二十多年間涉入的高科技廠辦建築設計,正是展現這段台灣高科技產業競逐世界與全球接軌的發展光譜,從《砌磚哲學》書中簡單交代為個人際遇,但從這些作品呈現出來的,可能更多是不純屬偶然。
創新氛圍廊帶的人文標記
他所帶領的事務所歷年來作品所串起來的空間版圖,其實正顯示了台灣高科技產業所連結編串的「創新氛圍廊帶」(Creative Milieu Corridor): 海洋大學---生科汐止研發處(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南港(聯華總部)---內湖軟體工業園區---松江詩園---文化大學---林口工業區---桃園華亞科技園區---渴望村(龍騰系列)---中原大學---新竹科學園區---清大(行政大樓、會議中心)---交大---中部科學園區---逢甲大學---國立台中圖書館---日月潭雲品酒店---中正大學---南部科學園區。
這些作品譜系展開了台灣高科技產業所關連起來的生產與生活網絡,以及支持高科技產業的知識休閒節點。 這其中的科技廠辦、總部、宿舍、大學、國家圖書館及國際觀光旅館等,是網結出區域性創新氛圍的主要元素,這樣的發展結果,尤其在台北到新竹一帶,形成所謂的「台灣矽谷」---集結全球性資訊、資本、技術、人才、知識等流動,以及這種流動帶來的整體社會轉型。
潘先生團隊的這類創新氛圍建築,從早期以平實端正風格呼應代工定位的產業特色,到最近的活潑細膩富變化的形式反映台灣科技產業全球競爭的信心。 若以台灣從南到北逐漸形成的「創新氛圍廊帶」來觀察,他們作品對這廊帶的發展有何特別貢獻呢?
首先,我覺得他們設計作品所流露出來的沒有風格的風格,更像是一種內斂、蓄持未來發揮餘地的開放姿態,今天「Made in Taiwan」高科技產品之所以成為一個全球信賴的品牌,依靠的是這產業受到國家與企業家鑽研深耕的努力而有以致之,其實點滴累積基本功的「砌磚哲學」正是伴隨著這產業紮實成長的正向力量。
所以我們可以充分地看到台灣創新氛圍廊帶一直保持著穩定求進的演變動力,在其中潘先生團隊的作品持續拈出一味務實中展現新意的作風,不能說沒有帶動風氣的功勞。 一如夏鑄九所言:「(台灣創新企業)更為動態地參與到全球化過程中,主動選擇了符合其全球化策略的特定創新機制」,潘先生的沒有風格的風格,終究成為一種風格,真像是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沒有品牌的品牌,終就成為一種品牌,其中並非沒有主動求變的策略運籌。
此外,他的團隊作品總在生產機能之外,一定爭取加進一些人文性元素,而這種人文性元素經常是簡潔含蓄中平衡科技與人性的考量。 從較早期的方圓幾何形式組合(如致伸1999、台積電三四期),到簡潔面體線條細部掌握(如德律、聯發科),包括最近作品「新日光」的多摺稜狀城堡或「廣輝」的入口懸吊桁架,這些人文標記是建築的,是從建築專業的精準尺度與比例控制以及準確分割、材質精選中自然形成,因此而有整體構築上的說服力。
高科技廠辦「城中城」的型態在台灣高科技生產體系,「廠辦」成為一特殊類型。 製造部門與行政辦公部門結合,高科技組裝生產與測試等製造活動必須在抗微振與高潔淨度的環境進行,不像是傳統製造加工業的高汙染、又油又黑的工作環境;加上大筆接單的業務模式,使得參觀生產空間成為簽約下單的關鍵評估動作。 因此,製造生產部門與行政支援部門結合在同一基地,成為很自然的發展。
腦力密集的生產模式,工作型態不完全是朝九晚五,或可彈性調整,但經常是超時工作,這群腦力員工不同於以往的勞力或勞心員工,他們具有學歷高、薪資高、偏向自我成就驅動、對工作環境要求高、較認同社會性價值等特徵。 腦力工作者要求居住地區離工作空間不遠,工作環境裡要有咖啡空間、餐飲空間,經常需要不拘形式的討論以及互相研討機制,與大學互動密切,經常一起舉辦研討會或國際會議。 另外,各種工作之餘的娛樂運動空間也該具備,如附加泳池、籃球、羽球等練習場地。 於是在建築內部,形成「城中城」的型態。
接受這種空間計畫的委託設計,潘先生團隊企圖將大型量體區分成多個較小量體的尺度調整,並在基地內引入都市尺度,甚至誘發有活力的都市活動。 如台北內湖的華邦大樓,外觀像紐約Lever Building,主樓外部圍以二樓回字形輕透量體,一樓局部挑空,讓外部公共空間連通到設咖啡座的內部中庭。 台北關渡的華碩廠辦大樓,分由數棟變化有致的樓房組合而成。 或如南港聯華(Mitac)公司不採獨棟高樓配置,改以兩棟樓錯開配置,並以空橋相連,臨南港路邊以層次分明的灌木叢與矮樹林為界。 德律科技也以錯落量體配置出開敞的內部中庭。
聯發科總部應是一個城中城設計的「里程碑」了,它的正面由一弧形雨披帶向側向入口及寬闊廣場,由幾種不同高度量體組成;到它後方,低層辦公空間則轉成三座獨立的中尺度辦公空間,以及另一端的運動娛樂地層棟與高層棟的前後組合。
但也形成這些科技園區的獨有的都市風格---「城中城」造成「諸島之城」,各廠辦建築的複合度愈高,愈獨立自成一城,它們所集合而成的科技城就愈難成長為真實城市---多樣的、異質的、活力的城市---「集體性」取代「公共性」。 但透過訪談得知,聯發科廠辦後方原規劃是生態園區,與相鄰友達廠區本有默契,因為同一事務所設計,計畫後方空地合併規劃,但後來因業主財務因素而未如原計畫實現。 顯然,潘先生團隊也意識到高科技業主以管理優先考量所衍生的此種問題。
結論高科技廠辦不只要求高感度抗震結構與高潔淨度的工作環境,要配合其生產線運轉的超級緊湊工程進度要求,更與一般建築迥異。 若非基本功穩健,又何能在滿足這些特殊需求之外,還能發揮整體的社會性與文化性貢獻?
目前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工作空間本身,就是一處獨特的設計生產互動的「創新氛圍」,利用舊式樓梯公寓改造的富有居家尺度的工作空間---個人/小組工作、討論、會議等功能,還有中午百多人用餐區,以及有花草活力的屋頂花園。 在上海的群裕辦公室,也再利用原GE廠房改裝為設計工作空間。
潘先生團隊以吸收都市記憶融入創作空間的這種方式,雖尚未接到這類委託案,但已讓人覺得,在嶄新完成的各創新產業廠辦作品中,看得見的後面其實有著看不見的溫醇活力。
參考書目
夏鑄九、劉昭吟,〈全球網絡中都會區域與城市:北台都會區域與台北市的個案〉,《城市與設計學報》,2003/9,第15、16期。
潘冀、藍麗娟,《建築師潘冀的砌磚哲學---人生基本功》,台北:圓神,2010。
J. J. Pan and Partners: Selected and Current Works. Mulgrave, Australia: The Images Publishing, 1999.
Freedom in Design: The Architecture of J. J. Pan & Partners. New York: Edizioni Press, 2006.
Simmie, James. Innovative Cities. London: Spon, 2001.
潘冀團隊的辦公複合大樓設計
Building the Innovative Milieu:
Office-Complex Designed by J. J. Pan’s Architects(刊登於”台灣建築”2010/11: 50-53)
(去年)暑假裡讀到新出版的「建築師潘冀的砌磚哲學---人生基本功」,這是以潘先生的口述方式發表的專業生涯回顧,加上撰文者的深入觀察與細膩描述,呈現出一位建築師在專業上有為有守的人格風範。 我認識潘先生多年,對他一向景仰有加,捧讀這本書,感覺如見其人,親切中增添更多敬意。 印象中的潘先生,從早年英挺的白襯衫深領帶的溫文儒雅,到近年來瀟灑穿著的和藹睿智,雖然有著從嚴肅到可親的變化,但總覺得有深沉的一以貫之的態度與執著,穩定地成為這業界的標竿力量。
由他領導的事務所在過往近三十年裡,也發展出相當多樣的作品,由於是以如此的嚴謹態度與擇善執著,也因為他不是一個只追逐流行的人,在他事務所作品的多樣性中,應該有其隨著時代發展脈絡而有所發揮之處。 也就是說,「砌磚哲學」書中人的作品本身,其實似乎已衍成一種論述,應有值得進一步補充探討的空間。
整體作品演變潘先生自1981年開業以來,事務所完成的作品數量很多,類型也包羅甚廣,其中大約以學校、醫院、教會、集合住宅、高科技廠辦等為大宗。 他始終堅持建築專業的基本面---做為「房子」的構築本質與所有相關技術層面的整合,因此他的作品一向是平實穩健、內斂勝於外顯、本質勝於表現。 但是縱觀三十年來作品的形式風格,也不是一成不變,這變化脈絡似乎也跟著台灣整體發展軌跡而轉化。
從永和禮拜堂(1994) RC貼面磚、方正量體切割的形式,演進到新生南路真理堂(2004)的鋼構玻璃貼石材外觀的變化,可以看做是跨三十年的一個設計思考範型的轉變---從內部自足到對外開放、從量體雕刻到構材組裝。 從各大學校園建築設計的演進,可更清楚看到這種跨世代轉化過程,譬如從中原大學的張靜愚紀念圖書館(1985)到全人教育村(2004)、文化大學的張其昀紀念圖書館(1998)到體育館(2005)、交通大學的學生活動中心(1992)到機車停車棚(2004)等作品序列,顯現出切割量體訓練到皮層構築訓練、或非線性空間設計的不同世代成果。
看起來這些作品顯現的較少是個人風格的精煉,而較是團隊的開放合作成果。 或可從圖書館類型的設計如張靜愚圖書館、張其昀圖書館、彰師大圖書館(1989)、中興大學圖書館(2001-)到設計中的國立台中數位圖書館,這些的作品形式進展所突顯的,是一種呼應時代的美學呈現。 整體而言,可看出早期著重在主次空間、功能考量的量體組成以及立面規律開窗處理,90年代後加入輕量的鋼構玻璃運用且重視皮層立面效果,2000年前後則進入創意大開的時期,如交大機車棚,文大體育管的結構設計與城區部大樓(2001),以及正設計中的台中數位圖書館、中原大學校門口新建設計案等,都是(或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潘先生在書中強調「不要立墓碑,以理念打造里程碑」,在他的事務所完成作品中,經常流露出一種品味,但不是個人紀念碑,而且也確實出現不少「里程碑」的作品,如前述提及的各佳作等。 他認為建築師該做的不是彰顯個人風格,而是要為業主解決問題。 但他也清楚指出建築師不只是做「產品」,而應該要做出「作品」。(潘冀、藍麗娟,2010: 92-98) 他不突顯個人標記,但維持一貫的建築品質要求,從篤實到豐富再進而意興迸放,這應是「有所本」、且致力於「深根固本」的專業實踐。
高科技產業與廠辦建築在事務所的所有作品中,高科技廠房與辦公樓佔有甚高比例,在新竹科技園區設立初期即受邀設計標準廠房,後來知名的科技集團也陸續委託設計廠房與辦公空間,據稱竹科園區裡高達2/3的廠辦都是潘先生事務所設計; 後來在南科、中科及其他高科技園區,也多受委託設計廠辦,台機電、智邦、華邦、友達、旺宏等國內龍頭廠商都成為長期合作的業主。
國內高科技產業主要以代工為主,由於獲得國家重點支持,產出品質受到國際品牌集團的肯定,逐漸成為全球代工龍頭,在1990年代成為台灣高競爭力、高產值產業,並躋身創新企業行列。
這樣的創新產業區與二十世紀初嘎尼爾(Tony Garnier)與柯比意所提倡的工業城市、以至於高雄頭份重工業區是很不相同的,譬如創新產業廠區愈來愈不需強調封閉隔離,因生產趨動因素不同,它們更重視環境脈絡關係,愈是開放多元的知識學習與交流的環境脈絡,愈是對此產業有利。 因此,在此產業群聚區域,大學、國際會議廳、觀光或商務旅館、高級或特色餐廳、圖書資訊中心、咖啡酒吧茶館等休閒店、以及都會型娛樂運動設施等,彼此形成綿密的「創新氛圍」(innovative milieu,參見Simmie, J. 2001)。
夏鑄九認為「(產業的全球分工)結構性位置將影響其創新氛圍的屬性」,他觀察到1990年代中期以來台灣創投資金機制的發展,並非集中在需長期研發的未知的、原創的新產品,也非如北加州模型地成為各種消息、機會、點子的重疊網路。 尤其在北台都會區域的創投資金所連結的社會網路,乃領導企業全球化布局的一環。 他認為,由於這種資本市場與企業創新之間關係的特殊性,台灣創新企業發展多集中在製程與運籌管理的範疇,對於新產品的開發或符號經濟的原創性則較少投入。 但這種原創的限制並不能簡化為代工模式的結果,而是更為動態參與到全球化過程中,北台都會區域強化做為全球生產網絡之中介節點能力,既被全球分工結構限制,也主動選擇了符合其全球化策略的特定創新機制。(夏鑄九、劉昭吟,2003: 48, 54)
因此,夏鑄九指出台灣企業創新問題,不在於缺乏原創力,因為他認為所謂的原創力需要一定的社會制度支持,他肯定台灣創新企業先確認台灣在國際生產網絡的結構性位置,以及因之而產生的社會制度的特性,所以他主張台灣創新企業的核心問題應是:「如何引導企業創新的能量,使得它能在要害處服務於台灣主要領導產業與全球經濟的接軌,同時提生爭力---力求技術升級,爭取產業轉型」。(同上,2003: 54-55)
潘先生帶領的建築團隊,二十多年間涉入的高科技廠辦建築設計,正是展現這段台灣高科技產業競逐世界與全球接軌的發展光譜,從《砌磚哲學》書中簡單交代為個人際遇,但從這些作品呈現出來的,可能更多是不純屬偶然。
創新氛圍廊帶的人文標記
他所帶領的事務所歷年來作品所串起來的空間版圖,其實正顯示了台灣高科技產業所連結編串的「創新氛圍廊帶」(Creative Milieu Corridor): 海洋大學---生科汐止研發處(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南港(聯華總部)---內湖軟體工業園區---松江詩園---文化大學---林口工業區---桃園華亞科技園區---渴望村(龍騰系列)---中原大學---新竹科學園區---清大(行政大樓、會議中心)---交大---中部科學園區---逢甲大學---國立台中圖書館---日月潭雲品酒店---中正大學---南部科學園區。
這些作品譜系展開了台灣高科技產業所關連起來的生產與生活網絡,以及支持高科技產業的知識休閒節點。 這其中的科技廠辦、總部、宿舍、大學、國家圖書館及國際觀光旅館等,是網結出區域性創新氛圍的主要元素,這樣的發展結果,尤其在台北到新竹一帶,形成所謂的「台灣矽谷」---集結全球性資訊、資本、技術、人才、知識等流動,以及這種流動帶來的整體社會轉型。
潘先生團隊的這類創新氛圍建築,從早期以平實端正風格呼應代工定位的產業特色,到最近的活潑細膩富變化的形式反映台灣科技產業全球競爭的信心。 若以台灣從南到北逐漸形成的「創新氛圍廊帶」來觀察,他們作品對這廊帶的發展有何特別貢獻呢?
首先,我覺得他們設計作品所流露出來的沒有風格的風格,更像是一種內斂、蓄持未來發揮餘地的開放姿態,今天「Made in Taiwan」高科技產品之所以成為一個全球信賴的品牌,依靠的是這產業受到國家與企業家鑽研深耕的努力而有以致之,其實點滴累積基本功的「砌磚哲學」正是伴隨著這產業紮實成長的正向力量。
所以我們可以充分地看到台灣創新氛圍廊帶一直保持著穩定求進的演變動力,在其中潘先生團隊的作品持續拈出一味務實中展現新意的作風,不能說沒有帶動風氣的功勞。 一如夏鑄九所言:「(台灣創新企業)更為動態地參與到全球化過程中,主動選擇了符合其全球化策略的特定創新機制」,潘先生的沒有風格的風格,終究成為一種風格,真像是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沒有品牌的品牌,終就成為一種品牌,其中並非沒有主動求變的策略運籌。
此外,他的團隊作品總在生產機能之外,一定爭取加進一些人文性元素,而這種人文性元素經常是簡潔含蓄中平衡科技與人性的考量。 從較早期的方圓幾何形式組合(如致伸1999、台積電三四期),到簡潔面體線條細部掌握(如德律、聯發科),包括最近作品「新日光」的多摺稜狀城堡或「廣輝」的入口懸吊桁架,這些人文標記是建築的,是從建築專業的精準尺度與比例控制以及準確分割、材質精選中自然形成,因此而有整體構築上的說服力。
高科技廠辦「城中城」的型態在台灣高科技生產體系,「廠辦」成為一特殊類型。 製造部門與行政辦公部門結合,高科技組裝生產與測試等製造活動必須在抗微振與高潔淨度的環境進行,不像是傳統製造加工業的高汙染、又油又黑的工作環境;加上大筆接單的業務模式,使得參觀生產空間成為簽約下單的關鍵評估動作。 因此,製造生產部門與行政支援部門結合在同一基地,成為很自然的發展。
腦力密集的生產模式,工作型態不完全是朝九晚五,或可彈性調整,但經常是超時工作,這群腦力員工不同於以往的勞力或勞心員工,他們具有學歷高、薪資高、偏向自我成就驅動、對工作環境要求高、較認同社會性價值等特徵。 腦力工作者要求居住地區離工作空間不遠,工作環境裡要有咖啡空間、餐飲空間,經常需要不拘形式的討論以及互相研討機制,與大學互動密切,經常一起舉辦研討會或國際會議。 另外,各種工作之餘的娛樂運動空間也該具備,如附加泳池、籃球、羽球等練習場地。 於是在建築內部,形成「城中城」的型態。
接受這種空間計畫的委託設計,潘先生團隊企圖將大型量體區分成多個較小量體的尺度調整,並在基地內引入都市尺度,甚至誘發有活力的都市活動。 如台北內湖的華邦大樓,外觀像紐約Lever Building,主樓外部圍以二樓回字形輕透量體,一樓局部挑空,讓外部公共空間連通到設咖啡座的內部中庭。 台北關渡的華碩廠辦大樓,分由數棟變化有致的樓房組合而成。 或如南港聯華(Mitac)公司不採獨棟高樓配置,改以兩棟樓錯開配置,並以空橋相連,臨南港路邊以層次分明的灌木叢與矮樹林為界。 德律科技也以錯落量體配置出開敞的內部中庭。
聯發科總部應是一個城中城設計的「里程碑」了,它的正面由一弧形雨披帶向側向入口及寬闊廣場,由幾種不同高度量體組成;到它後方,低層辦公空間則轉成三座獨立的中尺度辦公空間,以及另一端的運動娛樂地層棟與高層棟的前後組合。
但也形成這些科技園區的獨有的都市風格---「城中城」造成「諸島之城」,各廠辦建築的複合度愈高,愈獨立自成一城,它們所集合而成的科技城就愈難成長為真實城市---多樣的、異質的、活力的城市---「集體性」取代「公共性」。 但透過訪談得知,聯發科廠辦後方原規劃是生態園區,與相鄰友達廠區本有默契,因為同一事務所設計,計畫後方空地合併規劃,但後來因業主財務因素而未如原計畫實現。 顯然,潘先生團隊也意識到高科技業主以管理優先考量所衍生的此種問題。
結論高科技廠辦不只要求高感度抗震結構與高潔淨度的工作環境,要配合其生產線運轉的超級緊湊工程進度要求,更與一般建築迥異。 若非基本功穩健,又何能在滿足這些特殊需求之外,還能發揮整體的社會性與文化性貢獻?
目前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工作空間本身,就是一處獨特的設計生產互動的「創新氛圍」,利用舊式樓梯公寓改造的富有居家尺度的工作空間---個人/小組工作、討論、會議等功能,還有中午百多人用餐區,以及有花草活力的屋頂花園。 在上海的群裕辦公室,也再利用原GE廠房改裝為設計工作空間。
潘先生團隊以吸收都市記憶融入創作空間的這種方式,雖尚未接到這類委託案,但已讓人覺得,在嶄新完成的各創新產業廠辦作品中,看得見的後面其實有著看不見的溫醇活力。
參考書目
夏鑄九、劉昭吟,〈全球網絡中都會區域與城市:北台都會區域與台北市的個案〉,《城市與設計學報》,2003/9,第15、16期。
潘冀、藍麗娟,《建築師潘冀的砌磚哲學---人生基本功》,台北:圓神,2010。
J. J. Pan and Partners: Selected and Current Works. Mulgrave, Australia: The Images Publishing, 1999.
Freedom in Design: The Architecture of J. J. Pan & Partners. New York: Edizioni Press, 2006.
Simmie, James. Innovative Cities. London: Spon, 20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