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世界裡的時間風景
夏日炎炎,仲夏夜長,總是忙不起勁,乾脆假裝清閒,翻翻看「聊齋誌異」,近五百個奇異故事,讓人忍不住一再貪看,每次重讀,總要耽溺其中不可自拔個幾天。 此書為中國志怪小說之集成,穿梭在人獸仙鬼各界,蒐羅各不相干的種種際遇,鋪演各樣福報與冤報過程,於是雜然紛陳而出廣大有情世界,卻又隱隱用心編綴起古社會的道德秩序;其中尤多神交豔遇而曲盡兒女私情,最是動人心弦,也在情深最繾綣處,逼出超越道德的生命情境。
有時讓人莞爾,有時讓人噴飯,大多讓人神迷於人世與「他世」之種種離奇,在神鬼人狐仙幻之間---賢良與不肖、癡迷與情挑、膽識與算計、衰旺與浮沉,許許多多故事,總在主流歷史英雄豪傑之外的俚俗社會軼聞中流轉,大多主角雖有名有姓,但皆非史籍列名顯赫者,不外乎失意書生、逆旅商人或村里人物,或情深或豪放等各階層女性、以及幻化為天人美女的異類眾生。
「宦娘」的故事,婉婉道來人鬼間摯情,多少百年之後,依然溫暖人心。 話說「溫如春,秦之世家也。 少癖嗜琴…」,這溫如春習得琴藝高絕,居然讓已死百年的「宦娘」(宦者,幻也!) 傾心嚮往,但陰陽相隔而無以為報,乃暗中撮合溫生與世家女如願成婚。 訂婚夜溫生彈琴娛客,客散歸寢後琴竟然自己發聲,溫生心知有異,以為狐來求學,遂如常教彈數曲,其妻以寶鏡映照,乃現出「宦娘」身容。 三人大駭之餘,也才知曉過程中的種種離奇事情,皆為宦娘之佈局。 而宦娘所求,不過再請溫生鼓琴一曲,盡得其妙後乃請辭。 溫妻善箏,請宦娘指教,宦娘也不吝調教。 然後又起告別,夫妻苦苦挽留。 宦娘淒然曰:「君琴瑟之好,自相知音; 薄命人烏有此福。 如有緣,再世可相聚耳。」… 出門遂沒。
此中人鬼相惜,情貫古今,也以琴藝為例,藝術一旦臻至妙境,鬼神也為之顛倒,而與人通靈無礙。 宦娘為百年之鬼,青春如昔,依然愛琴如癡,她的人世時間已死、冥世時間永恆,妙絕琴音一曲的時間裡,銜接起不同時間向度裡的靈魂,雖百年而通。 而我深夜燈下,捧讀聊齋,藉浦松齡之妙筆,與其中故事人物,也逾數百年而通。 想及此,頓覺毛骨悚然,匆匆掩卷就寢。
另有「拆樓人」短短一篇,在「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的興衰世運裡,其實背後有著冤冤相報不爽的緣由,標明了雙重的警世意味:
「何冏卿,平陰人。 初令秦中,一賣油者有薄罪,其言戆,何怒,杖殺之。 後仕至銓司,家貲富饒。 建一樓,上梁日,親賓稱觴為賀。 忽見賣油者入,陰自駭疑。 俄報妾生子。 愀然曰: 『樓工未成,拆樓人已至矣!』 人謂其戲,而不知其實有所見也。 後子既長,最頑,蕩其家。 傭為人役,每得錢數文,輒買香油食之。 異史氏曰:『常見富貴家樓第連亙,死後,再過已墟。 此必有拆樓人降生其家也。 身居人世,烏可不早自惕哉!』」
兩代人生,百來字即交代而過,卻又刻劃鮮明。 數十年時間,因果為報,乃知天網恢恢,自有道理,福禍喜冤,不是不報,時間未到。 而書中更多興旺之家,皆因至性動鬼神,遂由衰微而致貴旺。
如「王成」一篇:「王成,平原故家子。 性最懶,生涯日落,惟剩破屋數間…」,幸偶遇先祖之狐妻相助,獲數金以貿易為商,但因性懶數度延誤商機,虧蝕殆盡,只剩一鶉,未料此鶉性剛,為鬥鶉上選,甚至鬥敗親王寵鶉而獲高價收買,遂以此興家。 其一生奇遇,總因本性純厚,而終化險為夷。
又如「聶小倩」文中主角「甯采臣,浙人。 性慷爽,廉隅自重。 每對人言:『生平無二色』…」,於舊寺裡巧遇燕姓奇俠,再又嚴拒女鬼聶小倩色誘,而免於各種禍端。 聶深服其人品,願以兄事之,後結為夫妻,並藉燕俠所贈信物驅邪魔…「後數年,甯果登進士,(聶)女舉一男。 納妾後,又各生一男,皆仕進有聲。」 文中情節裡有一橋段,聶告甯曰:「郎君義氣干雲,必能拔生救苦…」,聊聊數語,不啻提醒我輩---若非誠正無愧,談何拔生救苦?
「陸判」裡的人鬼友情則可謂肝膽相照。 陵陽朱爾旦,豪放膽大,與眾人打賭,竟然把十王殿裡判官雕像揹出廟來與眾戲酒,數日後此判官夜訪朱生,兩人(鬼)結為好友。 判官姓陸,為酬朱生豪情相待,有感於朱文思粗鈍,乃於冥間撿出聰慧之心,剖生胸腹替換之,此後讀書過目不忘。 後朱生覺其妻面目不佳,央求陸判官為妻換一美人頭,判官也慨然應允。 三十年後,朱死,鬼魂仍返家與妻生活,共同養育幼子,還三不五時與陸判官飲酒為樂。 終於因冥司遠調他方,才與妻訣別。 其子成人後舉進士,外派當差時竟遇父親座轎經過,朱爾旦解佩刀贈子。 其子官至司馬,生五子。 一夕,夢父曰:「佩刀宜贈汝四子也。」 從之。 其四子後出仕,有政聲。
數百故事,道出數百人生,一生一世而成縱橫交錯的敘事風景。 整本書,描出一片生命叢林,數百特殊品類,各各以種種荒誕情節編綴起來,像是炫麗繽紛的時間織錦。 生命若夢,夢幻般地穿梭此世與彼世、人世與狐世、甚至通達鬼世,超越「眾生平等」,實已臻至跨時空的眾生(靈)平等。
如「二班」故事中,虎化為人,央人救虎,日後虎救人於急難,雖人虎之間而情恩無隔也。 「夜叉國」更在海外深山蒼莽,遇夜叉人,情節更勝今日電影「劫後餘生」。 故事中徐姓商人海上遇颶風,於荒島上妻夜叉人,生二子一女。 後徐與一子逃出,返家,售夜叉所贈明珠而致富。 其子力大能鬥,討亂有功。 後其子往海上尋得母與弟妹,相攜回家。 後,一門皆獲貴封。
許許多多故事軼聞,眾生靈以情色欲身歷練各種世間,而又不相連屬,各自成章。 這真是德勒茲所謂的「多」(Multiplicity)了,一本以「地下莖」的結構所構成的「雜多」文學身體。 若以「人性/獸性/仙性/鬼性」而論,各性相異,每一主角之個性皆獨特而躍然紙上。 但就每一個別性體之靈魂相交作用而言,這本書所勾繪的雜多異色的叢林生命法則,不過二字,一曰「報」,一曰「化」。
「報」者,報恩報冤也。 恩施感報,由恩生情,答情報恩,此其一也; 以怨結冤,忿而生嗔,冤冤相報,此其二也。 「報」,是中國傳統社會心理學的基本Schemata。 報恩報仇,是潛埋在時間脈絡裡的身世線索,「不是不報、時間未到」,這個「報」,貫穿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間,它作用在時間流動的靈動之機,總是應機而報,屢屢不爽。
「化」者,變化、轉化、幻化也。 狐虎變人,鬼幻化人,人變仙鬼,平常邂逅或夢裡感通,「化」法則賦予一文學動能,使能穿越各種有形有色的時間牢籠,直接以靈魂本色相交,不同屬性的時間系統藉由「化」而獲統一。 「化」而引向日常生活世界裡一般人所體驗的同質化時間之外的他者,各種怪誕異聞,以「時間的他者」而現身,其實攪動一般習以為常的時間「自者」。
此兩法則,以「擬人化」而書寫,此「人」為成年人,以情色欲身而現的成年人 (故此書未成年人不宜)。擬人化、通人性,皆以人的時間來鋪陳, 而且生命時間是輪迴接續的此世轉世過程。 寫傖俗冶豔的凡胎經驗,而又以忠孝節義為軸,其實點出名利色欲紅塵之外,某種亙古以來可被堅持的人性超越可能。
「世情有道、人間尚德」才是蒲松齡的用心吧! 人鬼狐仙之種種世之間,時光轉換,雖情動萬靈,也唯德是依吧! 即使二十世紀香港,也有「胭脂扣」來擾動繁華都會的今生來世,而讓人情迷不禁了。
夏日炎炎,仲夏夜長,總是忙不起勁,乾脆假裝清閒,翻翻看「聊齋誌異」,近五百個奇異故事,讓人忍不住一再貪看,每次重讀,總要耽溺其中不可自拔個幾天。 此書為中國志怪小說之集成,穿梭在人獸仙鬼各界,蒐羅各不相干的種種際遇,鋪演各樣福報與冤報過程,於是雜然紛陳而出廣大有情世界,卻又隱隱用心編綴起古社會的道德秩序;其中尤多神交豔遇而曲盡兒女私情,最是動人心弦,也在情深最繾綣處,逼出超越道德的生命情境。
有時讓人莞爾,有時讓人噴飯,大多讓人神迷於人世與「他世」之種種離奇,在神鬼人狐仙幻之間---賢良與不肖、癡迷與情挑、膽識與算計、衰旺與浮沉,許許多多故事,總在主流歷史英雄豪傑之外的俚俗社會軼聞中流轉,大多主角雖有名有姓,但皆非史籍列名顯赫者,不外乎失意書生、逆旅商人或村里人物,或情深或豪放等各階層女性、以及幻化為天人美女的異類眾生。
「宦娘」的故事,婉婉道來人鬼間摯情,多少百年之後,依然溫暖人心。 話說「溫如春,秦之世家也。 少癖嗜琴…」,這溫如春習得琴藝高絕,居然讓已死百年的「宦娘」(宦者,幻也!) 傾心嚮往,但陰陽相隔而無以為報,乃暗中撮合溫生與世家女如願成婚。 訂婚夜溫生彈琴娛客,客散歸寢後琴竟然自己發聲,溫生心知有異,以為狐來求學,遂如常教彈數曲,其妻以寶鏡映照,乃現出「宦娘」身容。 三人大駭之餘,也才知曉過程中的種種離奇事情,皆為宦娘之佈局。 而宦娘所求,不過再請溫生鼓琴一曲,盡得其妙後乃請辭。 溫妻善箏,請宦娘指教,宦娘也不吝調教。 然後又起告別,夫妻苦苦挽留。 宦娘淒然曰:「君琴瑟之好,自相知音; 薄命人烏有此福。 如有緣,再世可相聚耳。」… 出門遂沒。
此中人鬼相惜,情貫古今,也以琴藝為例,藝術一旦臻至妙境,鬼神也為之顛倒,而與人通靈無礙。 宦娘為百年之鬼,青春如昔,依然愛琴如癡,她的人世時間已死、冥世時間永恆,妙絕琴音一曲的時間裡,銜接起不同時間向度裡的靈魂,雖百年而通。 而我深夜燈下,捧讀聊齋,藉浦松齡之妙筆,與其中故事人物,也逾數百年而通。 想及此,頓覺毛骨悚然,匆匆掩卷就寢。
另有「拆樓人」短短一篇,在「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的興衰世運裡,其實背後有著冤冤相報不爽的緣由,標明了雙重的警世意味:
「何冏卿,平陰人。 初令秦中,一賣油者有薄罪,其言戆,何怒,杖殺之。 後仕至銓司,家貲富饒。 建一樓,上梁日,親賓稱觴為賀。 忽見賣油者入,陰自駭疑。 俄報妾生子。 愀然曰: 『樓工未成,拆樓人已至矣!』 人謂其戲,而不知其實有所見也。 後子既長,最頑,蕩其家。 傭為人役,每得錢數文,輒買香油食之。 異史氏曰:『常見富貴家樓第連亙,死後,再過已墟。 此必有拆樓人降生其家也。 身居人世,烏可不早自惕哉!』」
兩代人生,百來字即交代而過,卻又刻劃鮮明。 數十年時間,因果為報,乃知天網恢恢,自有道理,福禍喜冤,不是不報,時間未到。 而書中更多興旺之家,皆因至性動鬼神,遂由衰微而致貴旺。
如「王成」一篇:「王成,平原故家子。 性最懶,生涯日落,惟剩破屋數間…」,幸偶遇先祖之狐妻相助,獲數金以貿易為商,但因性懶數度延誤商機,虧蝕殆盡,只剩一鶉,未料此鶉性剛,為鬥鶉上選,甚至鬥敗親王寵鶉而獲高價收買,遂以此興家。 其一生奇遇,總因本性純厚,而終化險為夷。
又如「聶小倩」文中主角「甯采臣,浙人。 性慷爽,廉隅自重。 每對人言:『生平無二色』…」,於舊寺裡巧遇燕姓奇俠,再又嚴拒女鬼聶小倩色誘,而免於各種禍端。 聶深服其人品,願以兄事之,後結為夫妻,並藉燕俠所贈信物驅邪魔…「後數年,甯果登進士,(聶)女舉一男。 納妾後,又各生一男,皆仕進有聲。」 文中情節裡有一橋段,聶告甯曰:「郎君義氣干雲,必能拔生救苦…」,聊聊數語,不啻提醒我輩---若非誠正無愧,談何拔生救苦?
「陸判」裡的人鬼友情則可謂肝膽相照。 陵陽朱爾旦,豪放膽大,與眾人打賭,竟然把十王殿裡判官雕像揹出廟來與眾戲酒,數日後此判官夜訪朱生,兩人(鬼)結為好友。 判官姓陸,為酬朱生豪情相待,有感於朱文思粗鈍,乃於冥間撿出聰慧之心,剖生胸腹替換之,此後讀書過目不忘。 後朱生覺其妻面目不佳,央求陸判官為妻換一美人頭,判官也慨然應允。 三十年後,朱死,鬼魂仍返家與妻生活,共同養育幼子,還三不五時與陸判官飲酒為樂。 終於因冥司遠調他方,才與妻訣別。 其子成人後舉進士,外派當差時竟遇父親座轎經過,朱爾旦解佩刀贈子。 其子官至司馬,生五子。 一夕,夢父曰:「佩刀宜贈汝四子也。」 從之。 其四子後出仕,有政聲。
數百故事,道出數百人生,一生一世而成縱橫交錯的敘事風景。 整本書,描出一片生命叢林,數百特殊品類,各各以種種荒誕情節編綴起來,像是炫麗繽紛的時間織錦。 生命若夢,夢幻般地穿梭此世與彼世、人世與狐世、甚至通達鬼世,超越「眾生平等」,實已臻至跨時空的眾生(靈)平等。
如「二班」故事中,虎化為人,央人救虎,日後虎救人於急難,雖人虎之間而情恩無隔也。 「夜叉國」更在海外深山蒼莽,遇夜叉人,情節更勝今日電影「劫後餘生」。 故事中徐姓商人海上遇颶風,於荒島上妻夜叉人,生二子一女。 後徐與一子逃出,返家,售夜叉所贈明珠而致富。 其子力大能鬥,討亂有功。 後其子往海上尋得母與弟妹,相攜回家。 後,一門皆獲貴封。
許許多多故事軼聞,眾生靈以情色欲身歷練各種世間,而又不相連屬,各自成章。 這真是德勒茲所謂的「多」(Multiplicity)了,一本以「地下莖」的結構所構成的「雜多」文學身體。 若以「人性/獸性/仙性/鬼性」而論,各性相異,每一主角之個性皆獨特而躍然紙上。 但就每一個別性體之靈魂相交作用而言,這本書所勾繪的雜多異色的叢林生命法則,不過二字,一曰「報」,一曰「化」。
「報」者,報恩報冤也。 恩施感報,由恩生情,答情報恩,此其一也; 以怨結冤,忿而生嗔,冤冤相報,此其二也。 「報」,是中國傳統社會心理學的基本Schemata。 報恩報仇,是潛埋在時間脈絡裡的身世線索,「不是不報、時間未到」,這個「報」,貫穿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間,它作用在時間流動的靈動之機,總是應機而報,屢屢不爽。
「化」者,變化、轉化、幻化也。 狐虎變人,鬼幻化人,人變仙鬼,平常邂逅或夢裡感通,「化」法則賦予一文學動能,使能穿越各種有形有色的時間牢籠,直接以靈魂本色相交,不同屬性的時間系統藉由「化」而獲統一。 「化」而引向日常生活世界裡一般人所體驗的同質化時間之外的他者,各種怪誕異聞,以「時間的他者」而現身,其實攪動一般習以為常的時間「自者」。
此兩法則,以「擬人化」而書寫,此「人」為成年人,以情色欲身而現的成年人 (故此書未成年人不宜)。擬人化、通人性,皆以人的時間來鋪陳, 而且生命時間是輪迴接續的此世轉世過程。 寫傖俗冶豔的凡胎經驗,而又以忠孝節義為軸,其實點出名利色欲紅塵之外,某種亙古以來可被堅持的人性超越可能。
「世情有道、人間尚德」才是蒲松齡的用心吧! 人鬼狐仙之種種世之間,時光轉換,雖情動萬靈,也唯德是依吧! 即使二十世紀香港,也有「胭脂扣」來擾動繁華都會的今生來世,而讓人情迷不禁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