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從房子、盒子到巢子」講給東海建築夏令營高中同學

「從房子、盒子到巢子」講給東海建築夏令營高中同學
這周學生在系館辦夏令營,邀我對參加營隊的高中生作演講,我煩惱了好幾天,想出用這個題目來談吧。 首先從上海市博會談起,泰國館是個傳統的房子,中國館是搭建的構架房子,非洲館卻是一個超大的盒子,德國館是扭曲的長條盒子,丹麥館是讓腳踏車可以騎上去的弧形盒子,台灣館是套套盒子,西班牙館與英國館算是甚麼呢? 無以名之,先稱作是「巢子」吧!

我告訴台下的高中生們,一百多年來的建築發展,主要是從房子到盒子的轉變過程。 傳統房子大多是斜屋頂的,因須要有個屋架撐住屋頂,也因此帶來庇護感,而且因多為使用磚石砌築的承重結構,牆體須承受載重,開窗因此不能太大,要保留足夠牆體長度來支持房子重量,尤其轉角更須厚實,加強結構強度。所以,房子這樣蓋起來,形成一種被包圍的內部感,有時還在屋架下方做出圓弧形拱頂天花,強調室內的圍被感,我以法蘭克萊特自宅二樓的家族室為例,那是我見過最溫馨浪漫的室內,完整的大圓弧天花頂,壁爐設在中央軸線上,兩邊對稱配置,各有一座寬敞窗間;同一房子的主臥室也是順著斜屋頂做出梯型頂天花,配上中央對稱的落地窗,典雅又親密。 台灣常見的三合院也有如此的中心性,形成正廳的莊重與象徵。

但是這種強烈內部、且帶有中心感的房子,在後來現代建築大師作品中被顛覆掉了。密斯凡德羅的巴塞隆納館就是典型例子,主館被八支細鋼管撐起,牆角被打開,隔牆自由配置,形成流動而無中心的空間。 後來他設計的玻璃盒子帶出現代建築盒子的代表形式。勒柯比意也提出現代房子的五原則,其實就是強調要把房子做成盒子,他在馬賽公寓還企圖做出酒瓶與酒瓶架構成的集合住宅盒子。 這兩位大師所做的現代盒子背後,是Do-min-o模型(RC或鋼構的結構框架解放了外牆)的發揚光大。

參考”By Their Own Design”(Abby Suckle, 1980) 這本書的例子,我提出「預鑄」技術是二次戰後的重大發展,現代盒子進一步往「組裝盒子」發展,巴黎龐畢度中心到香港匯豐銀行是大家熟知的例子,主要特徵是「內衣外穿」。另外,這本書也提到Norman Foster的Willis, Faber & Dumas Offices (1975),它實現一個完全由玻璃包覆的盒子,沒有框料、只由Silicon黏合的玻璃體,白天是面鏡牆,夜裡室內外通透。

內裡外翻的組裝盒子與無框玻璃盒子,加上一些扭來扭去的盒子(歪斜的或流線形的),支配了1970-90年代的當代都會景觀,直到2000年伊東豐雄完成的仙台媒體館撩撥了現代盒子的Domino典範,他將結構元素徹底改為空心構件,他以鋼管組成的十三個虛透筒形支撐40cm後的空心樓版,而且放棄正交幾何構成,將十三個結構筒做得歪來歪去,來比擬在現代媒體訊息流通的盒子裡擺動的如水草般的室內感覺。 接下來他做的倫敦蛇形館與東京表參道TOD’s店,更將外牆作為主結構,使室內無柱,結構即外皮。

2008年我們系上邀請倫敦大學學院Bartlett School的雙人搭檔Macos Cruz & Marjan Colleti來帶設計營,他們是倫大設計博士班(PhD by Design)的高手,曾獲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 他們提出”No more skin”、追求”convoluted flesh”的主張,因為數位工具的強大3D能力,以及顯微醫學發展,讓我們可以去探討真實生命體的肌肉筋脈締結組織的複雜關係,生物中其實沒有skin-deep這件事,都是糾結的血脈神經叢結的組織。

我放一些Macos Cruz網站上實驗作品給同學看,告訴他們「盒子」正被推向「巢子」發展,乾淨俐落的建築薄薄一層的界面正被叢生有厚度的組織取代。 這就是西班牙館作成翻捲鋼館外覆上編結柳條形成有厚度的外層、或英國館以七米長壓克力條叢構成毛茸茸形體的新建築趨勢吧。 百年來,現代建築取代厚實承重牆房子,發展出各種盒子,使建築表面一度達到最薄的程度,現在又開始要從這皮層表面長出複雜糾結的厚度了。

於是,我請同學們思考,台灣館讓我們不滿意的地方在哪裡? (雖然它叫座到幾乎擠不進去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C先生的愛情

C先生的愛情                                    這所山丘上的大學,原本孤立在城市郊外,所以校園內有很大區的男女生宿舍,男舍是開放的,女舍則必須注重安全,除了圍牆、出入管制外,還有專人負責管理, C 先生就是擔任這項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