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設計的創意再找出連結模式/專注的眼.直覺的心


設計的創意在找出連結模式
中原大學2012畢業設計作品即邀稿
 
曾經有陣子我常聽喻肇青老師提起,我們做建築或設計空間形式,是為了促成對的關係,這裡所謂的「關係」,我想是指人與人、或人與環境的關係,喻老師會說:「關係對了,設計就對了」。 喻老師是把我帶進教學圈的啟蒙人,1986-87年間我有機會在中原建築系帶設計課,與喻老師一起帶大一設計,這是我第一次當老師,也是收穫最多、最難忘的一年。 他招呼所有任課老師上課前一起討論、中午一起吃飯、傍晚時再檢討或與同學聚談,現在回想起來,他是不著痕跡地把老師之間、師生之間的關係弄對來,然後教學過程與成果自然也就對了。 有幸認識喻老師也超過1/4世紀了,他一以貫之的設計教學觀點,一直帶給我甚多啟發。

當我讀了貝特森(Gregory Bateson)心靈與自然 (Mind and Nature)1979》,我很興奮地從他那兒學到「邏輯類型」(logic typing)的概念,簡單地說,應用這概念,我們可以指出現象與關係是屬於不同的邏輯類型; 面對現實世界裡的諸多現象,讀出其間的諸種關係,這是從現象界跳躍到上一層級的邏輯類型去思考。 於是,關係其實是現象世界的後設層次的邏輯,有些關係穩定而規律的出現,形成特定的邏輯圖式或秩序,或者稱之為模式。

模式可說是一種關係的系統,掌握了模式,就掌握了複雜現象界中各種連結的可能,貝特森稱之為「連結模式」 (Pattern which connects)。他主張一種以連結模式為導向的學習方式,譬如將人定義為哺乳類中的靈長類,不如討論人的對稱身體器官構造,因為後者探討的構造關係,可以與其他生物相關知識作連結,而跨越分類學的框框。 而且,愈是能夠跨越既有分類系統而發現新的結構性關係連結,就愈豐富對真理的了解。

我在東海投入設計教學已超過二十年我一直覺得,設計教學的宗旨在於老師與同學一起去摸索那存在於基地與它所在涵構裡的「連結模式」,其實很接近喻老師所說的找出對的「關係」---看出關係的定型與開展,這才是分析的目的。 但是在設計評圖場合,大部分時候從同學設計表現來看,分析部分通常都顯得薄弱。因為思考的眼睛沒跳到上一層次的邏輯類型去找關係、並進一步找出關係模式,更難達到去介入到既有關係模式中重新建構新關係的境界,以使設計真的能言之成理.
 
所以,畢業設計的訓練重點應該在於---如何看見現象背後的關係,尤其是那些不斷依某些可預期的組合方式進行的、而且可歸結成特定模式的那種關係。 設計就是去撩撥那些關係,去介入去扭轉去引導去建構新的關係模式。 這其實也是建築師這項專業面對多變世界時,最應該經常自我提醒的設計意圖,建築的成果是一項工程的完成,但建築之所以能驅使工程來成就偉大,在於閃現設計意圖的那隻眼睛看見了前所未有的、啟發人心的新關係模式。 而且,就是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建築設計才是可以被評論、以及可被論述的對象。


專注的眼直覺的心         
刊登於東海大學建築系2012畢業設計作品集
 

最近有機會帶著同學到日月潭謝英俊基地操練設計課,有次在那裏難得遇到謝英俊還算空閒,有機會與他多聊聊。 他提到在八零年代曾跟著優劇團一段時間,大概有五年左右,他們要求團員完全開放感官,重新覺察周遭世界。 他們常訓練團員到野外從事一整夜的活動,從傍晚出發,讓團員體會從黃昏到黑夜的光影微妙變化過程,在全黑的山裡走路,必須小心不摔倒或跌落山谷,然後在從黑夜漸退、晨曦升起中感受清晨的漸進到來。 多半時候,團員之間不能說話,以保持對環境的專注感受。

謝英俊建議,建築系學生應該要多參與劇團,他認為戲劇訓練對建築人有很正面的影響。 我蠻贊同他的看法,讓感官更完整地開放,去看見幾乎看不見的,去感受幾乎感受不到的。 在建築的基地或真實環境中,蘊藏著各種複雜的連結,存在多種交錯狀況,以及幾乎無限的契機與可能性 ,建築師必須能全神貫注,深入地與環境合而為一,對基地整體狀況的掌握才能足夠深入,以找出最關鍵的、或最具策略性意義的因素或關係。 想像一隻老虎蹲踞在高點,全神貫注地留意周遭狀態,它與整座山林幾乎合而為一,所有可能的威脅與機會,都在它的感覺範圍內被嚴密掌控。 這是攸關生死的專注,動靜之間,綜觀全局而發動正確的出擊。 古時將領帶兵,行進之間憑感覺而判定哪裡有騰騰殺氣埋伏,哪裡有可能活路,他也是以全部生命來專注應敵。

日本將棋史上首位七冠王羽生善治,從1200場勝局中體會出直覺能力是人類最優的資質之一,但是他認為直覺能力必須達到深度專注的狀態,才能看到平常肉眼看不到的事物,這是一種洞悉全局本質的能力。 這與謝英俊說的優劇團放開感官的專注訓練很接近,但羽生還提出達到深度專注的方法:「進入深度專注的感覺很像在潛水,慢慢深入海底。專注力也一樣,必須循序漸進。」 像潛水一般,要慢慢地一邊習慣水壓,一邊潛下深處。「焦急只會讓自己一直浮在淺灘打水,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深入。 相反的,若是按部就班潛入,精神就可以非常集中。」(商業週刊, no. 1305:75-76)

對於最近畢業的這一世代建築人而言,迎接你們的可能是史上最開放、最多元、最不用自我設限、但也是競爭最激烈、卻又最標榜分享的時代,這也是史上最讓人分心、最能讓你們一事無成的時代,但你們若是能堅定自己的信心,在你們眼前展開的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能讓人活出自己的時代。

我很高興有些機會讓我多了解今年畢業這一班同學,我喜歡你們彼此有著很多樣的才華,而且依各自的興趣性向而專注付出努力,我也很歡喜地感受到,你們大多對自己的直覺深具信心。 我甚至因為這樣的有感---感覺樂觀起來,而覺得要謝謝你們。 希望你們繼續保持這樣的態度,專注力用到深處所能產生的直覺力,將是你們最終能對得起這樣開放多元時代的憑藉了。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阿亮對建築"文創化"的擔憂?


阿亮對建築文創化的擔憂

 

千呼萬喚到三月裡來,去年畢業設計作品集終於印出來了,負責編輯的同學看來還頗用心的,把去年五月的盛況濃縮在這本冊子裡。 也瀏覽了前面老師們寫的部分,看了阿亮哥的「感想」,禁不住想回應一下。

阿亮在咱系上始終保有前衛批判的酷功力,也在每年畢業設計評完圖關起門來「三娘教子」節目中,總會發表深沉的對建築教學的觀察與檢討,每每有暮鼓晨鐘的警惕話語。 譬如有一年,他在那關門取暖時段宣告,東海建築可是「重裝師」訓練,同學們少來一些風花雪月講講故事輕飄飄就覺設計OK了,來到東海就得把設計給紮紮實實搞定來否則…(邊講邊把那酷酷眼光電掃評圖室…)

他今年的「感想」是擔心建築在台灣將走向沒落,因為文創產業的蓬勃興起,衝擊建築專業而導致專業自我認同危機,其邊界愈顯模糊---做裝置、做(概念式)競圖、策展、辦旅遊、做節目,而這些年進到建築系的學生有「文青」化趨勢

建築系的學生們,看見更省事、成就感有時卻更大的可能,就悄俏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開始去練習說故事、弄企劃、搞後設、玩動畫等等,各種各樣的遊戲;擺下可觸、可用、可建的實體建築,熱切追求體驗、想像這類『附加價值』的創造。正面地看,學建築的出路變廣了,但負面的效應,則是大家不再有耐心去磨練那些建築的基本功,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因此逐漸鬆動。

阿亮終究是阿亮,憂心歸憂心,仍是苦口婆心的給出建議:

我會建議想走文創路線的同學,好好練習設計發展過程裡,整合與組織的思考及執行能力,練習的時候,不一定要預設像是建築的結果,但對各種屬性、原理不同的問題,如何透過程序及架構的組織,進行串接,使設計可被發展,得出可行的方案。這樣的本事,一定要練到相當段數,才有未來生存的空間。

於是,他再進一步指出,整合與組織的思考,涉及「()些能幫助我們理解、判讀生活世界究竟如何運作的知識」,對這些建築之外的「知識」學習,他也給了兩個建議: 一是有策略的循序漸進、有系統的涉獵,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二是務實的掌握與設計專業有關的知識,夠用就好。

至於還要繼續堅持「做建築」的同學---(那些仍堅持加入重裝師的勇士們),他建議把視野放到更寬廣可供成長發揮的地方---不必自限於台灣。 看完這篇「感想」,我想到,在東海建築系教書,能有這樣「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同事朝夕相處,真是何等的福分!

我理解亮哥的憂慮,也部分同意他的問題意識與建議。 我對這篇「感想」的感想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我從不認為有嚴格定義的所謂「文創產業」這類別,對我而言,我看到的是「以文化創意驅動的生產模式」,所以建築並非受到建築之外的文創產業的衝擊,而是以文化創意驅動的建築生產模式為主的時代正開展中,也就是說,假如你輕視這個時代,就等著被這時代淘汰。 建築史告訴我們,建築生產歷經封建勢力驅動、帝國權力驅動、到工業化時代密集資本科技所驅動、以至於全球化時代透過資本科技流動而帶出來,到今天科技腦要再加上文化腦,來貢獻於人類與萬物的生活生命世界的延續。

我們甚至可以說,台灣一直以「典範驅動的建築教學模式」做為教建築的主幹,因此了解世界大師最新作品是必要的,要優先學習工業先進國的大寫AArchitecture,而且經常是照單全收,又流於表象。 向大師或偉大建築學習,應是學習他()們的創意,而所謂「文化創意」指的是彰顯主體性的批判態度,我們常說成「文創」,已經不知不覺中將它標籤化,而且窄化到出點子、辦活動或禮品設計的刻板印象。

所謂「以文化創意驅動的建築生產模式」,其實就是框定自己的真實問題並真正搞定它的建築實踐,一樣的強調「不自我設限」的設計思維。這絕不是輕飄飄的設計,但是以文化創意來帶動的設計對傳統建築師行業的衝擊,可能是不拆老建築來蓋全新房子或不排除給出非建築的解決方案,以致於設計費縮水或設計複雜化或根本不需要建築師。 但我相信阿亮也不會反對這樣的建築實踐方式,以及它帶來的社會性價值。

二、「典範式學習」背後是奉「作者論」為圭臬,把建築師定義為具獨創性能力的「master」,是強調單打獨鬥的個人主義風格,而「文化創意驅動」的生產模式重視的是可以分享的創意,強調團隊合作,尊重文化差異,並且開拓文化邊界。 這種變化挑戰了目前流行的個人獨立作業的教學方式,現在的老師大多傾向於針對學生個人付出與表現程度給分數,而較不是對學生真正搞定問題程度來給分(因為老師也受限於自己處理真實問題的能力)

這也關聯到上述提及的知識層面,論到相關知識對設計教學的支援,目前studio教學就顯得愈形封閉了。 設計課碰上的問題,或學生自選的議題,所涉及的知識支援,在studio裡是相當薄弱的,或不存在足夠的知識基礎來協助做決策。缺乏知識做思維基礎,設計就顯得不真實,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文化創意驅動的建築學習模式,是要在真實情境中處理真實問題,激發直面真實的創意,這種創意常是流動不居的;再談到文化,文化並不在系館裡,真實的文化活力在系館外,要走出系館去觀察去發現。

三、我覺得台灣目前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性時刻---她是一個「半開發國家」,也就是部分進入已開發狀態(如台北市大部份及某些都市化較成熟地區),部分仍留在開發中狀態。 傳統認知上,建築重裝師訓練有利於栽培出適合在已開發地區,或在開發中地區執業的建築師 (我們操作的很多是已開發國家在其國內處理過或向國外輸出的經驗),針對台灣這樣已開發兼開發中交疊參半的國家,重裝師訓練出來的專業者,最好要融進文化創意驅動生產的新模式,否則還怕他找不到對的戰場來發揮,而且這新模式正帶給台灣一個告別文化被殖民與模仿學舌的新契機,要開始獨立自主的在自己文化中創意地找到出路。

譬如,非正式部門的環境觀、空間形式觀或美學觀,就是一個文化創意向度的大議題,台灣城鄉環境如何從開發中的醜態被轉化為已開發的成熟「台」味,可能需要再幾個世代的建築師們來共同努力。 這本畢業設計作品集中有一半以上的作品,或許值得期待---在二十年後成為真實的「台」風建築。

這也是一亞洲本位式議題,台灣談文化創意,不是模仿已開發國家的成品,更要去開拓亞洲視野,俾有助於放寬文化創意設計的參考框架,因為新的設計產值所依恃的是心與腦勝於錢與技術,文化才是滋養創意的蛋白質,也是激發設計熱情的荷爾蒙。 台灣也可扮演連結亞洲與世界之間的積極前瞻角色,多參加國內辦的國際競圖,也努力去國外參加競圖並獲設計權。 台灣那麼小,不放眼世界怎找得到夠玩得開的舞台?

我保持對前景樂觀但對現況也很有焦慮,我焦慮的跟阿亮不一樣,我不擔心建築的文創化,而是擔心在文化創意驅動的時代裡,建築重裝師錯過了它的戰場! 

C先生的愛情

C先生的愛情                                    這所山丘上的大學,原本孤立在城市郊外,所以校園內有很大區的男女生宿舍,男舍是開放的,女舍則必須注重安全,除了圍牆、出入管制外,還有專人負責管理, C 先生就是擔任這項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