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想回味一下英國館
終於也走到英國館了,已經近黃昏了,排隊應該不致於還那麼踴躍吧,但事實證明,好的設計就是吸引人,隊伍摺來摺去應該有一公里長吧,反正也走不動了,我就只好決心跟廣大的人民站在一起排隊了。 五點開始排,七點不到就進到展場了,真是太幸運了。
這毛茸茸的英國館真是太可愛了,站在外頭從不同距離看,都吊足每個人胃口,都好奇這是甚麼玩意兒。 無論怎麼看,都不像是房子模樣,一點也沒有「容器」的樣子,只像是一個「東西」。 滿佈著一根根鬚鬚刺刺的怒張線條,卻又是透明的、好好摸的討人喜歡,在艷陽高照的展區裡,它的輪廓永遠顯得模糊膨鬆,跟其它展館各顯神通的各種外「殼」比較起來,它像是展區裡最虛幻的一種觸覺形體。
來到入口處,真讓人捨不得立刻進去,在這毛茸茸東西切開口,可以仔細端詳所謂的毛叢構造,那些鬚鬚原來是一根根有質量有直徑的壓克力棒,末端近一米長度是透明的,端點上透著Led光亮(這時黃昏已盡),每根棒棒內裡根部是黑色的,往旁邊往上看,像是來到一個超越現代的原始叢毬裡,或者像是人變小了走入一個放大的絨毛狀果實裡。 走進內部,更是意料不到的有觸感的精彩視覺經驗,所有的毛鬚棒子都戳到內部來,在裡面密密實實地以一根根壓克力棒佈滿,而且四周與上下六個面都往中央隆起,形成相當動態的起伏曲面。 每根棒的末端三十公分逐漸放大,最末端灌進各種不同植物的種子,有的一大顆,有的是好幾顆小的,在每一支透明壓克力柄狀末端裡,讓遊客可以接近瀏覽。 導覽員告訴我,這個館用了九百多種的種子,共用掉26萬顆種子(有好多是重複的),以及60686支壓克力棒,每支長7।5m,毛紮紮地又排列整齊,在走動中可以不同角度體驗到波形起伏的構成景觀。
在裡面仔細研究這些種子棒棒叢,我逐漸看懂為何內部牆體需要成為弧形的理由。 弧狀牆形一方面是順著棒棒戳入的勢道往中央鼓起,最重要的是這樣就可以用同樣長度的壓克力棒來組出整個叢狀體,與90°垂直壁體正交的中央點上,同樣長度的棒棒就形成這壁「面」上最凸出的點(若內壁為平直面,要達到棒棒往外發散戳出,則每根棒棒必須不一樣長,而在中央點上的棒棒必須最短)。 所以,每一根同樣長度的棒棒,在不同厚度的牆身裡以不同角度往外發散射出,形成完美的多變量弧體構成。
整個小小館裡沒有文字、也沒一句話,但26萬多顆種籽卻喧嘩地滿滿地說了一屋子的話,真是不著文字而盡得風流。 館體外觀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央都是深暗,愈往外緣愈透光,愈顯毛茸茸的; 可愛之外,而且在任何角度,都隱隱可看出英國國旗的影子,這點就真是利害了。 也就是說,這個館的設計,從裡到外,一以貫之,從材料、結構、空間、意義、符號、象徵,都在設計的構想與表達中被呈現出來,它不是一個「裝飾棚子」,也不能說它是一個「鴨子」,它超出了Robert Venturi的對立命題。
我覺得它打破了當代建築的「殼」體思維習慣,讓我想起Marcos Cruz與Marjan Colletti(當時還是Barttlet School, UCL的博士生)兩年多前在東海建築系的演講,他強調他的設計利用新的媒體工具,企圖探討建築容器的「肌理」(Flesh)構成勝於「皮層」(skin)的包覆,這個英國館一樣地拋棄了輕薄外皮、而採一種有厚度的叢狀外層來圍起建築。 展區裡的德國館、法國館、加拿大館、新加坡館、瑞典館等還以假皮層來包起展示空間的內殼,有些展館甚至直接在方盒子上貼一層「表皮」,如越南館(編竹子)、巴西館(木板亂釘)、秘魯館(排竹子)等。 與英國館較接近的西班牙館,也可看作是用厚度來表現外層構造的例子。 張永和在浦西展區設計的上海工業建設館外層,也是利用細長管密密地橫直交錯形成空間架構,也同樣是肌理式外層包覆作法。
在這英國館,我們可以看出建築潮流已經走出「後現代」或「晚期現代」僵持在表皮的真實性或表現性(甚至裝飾性)的爭論,也凌越了高科技建築(N. Foster, R. Piano, Calatrava等)與炫酷建築(F. Gehry, Z. Hadid)的奇觀競賽,它進入一個新的以肌理思維來表現建築表層(或牆體)的時代,這達成一種軟的意象、體現複雜繁多的秩序、也傳達近人性的(或很人間)意義,建築成為感動人的公共藝術,從構築技術到符號溝通,都被整合成一個獨特而出乎意料的空間經驗。 我走出小館,外面是展開「包裝紙」似的人工草皮,在館體下方是水池,將毛茸茸的立方體輕盈地浮在水面上,所以它不是掉在這「包裝紙」上,而是無重量似的飄在紙上(或漂在水上)。
我躺在草皮上,往上看著這巨大的毛毛立方,每根壓克力棒從裡往外戳出來,末端帶點重量而往下垂,看起來像冷冷焰火爆開又往下流淌的感覺,一根根在風中搖曳,棒端光點也跟著擺動,點點末端綴出一層透明紗膜飄動似的表面,看著看著人跟著幾乎暈眩起來。 天上的星星都顯得蒼白起來,我滿意極了,這真是今年最浪漫神奇的建築作品了。 建築師Thomas Heatherwick這匹新黑馬,在這場盛會裡出足風頭,未來建築史上也該記上一筆吧。
看完英國館,感到非常滿足,這是我的世博第一天,有一種賺到了的感覺。
終於也走到英國館了,已經近黃昏了,排隊應該不致於還那麼踴躍吧,但事實證明,好的設計就是吸引人,隊伍摺來摺去應該有一公里長吧,反正也走不動了,我就只好決心跟廣大的人民站在一起排隊了。 五點開始排,七點不到就進到展場了,真是太幸運了。
這毛茸茸的英國館真是太可愛了,站在外頭從不同距離看,都吊足每個人胃口,都好奇這是甚麼玩意兒。 無論怎麼看,都不像是房子模樣,一點也沒有「容器」的樣子,只像是一個「東西」。 滿佈著一根根鬚鬚刺刺的怒張線條,卻又是透明的、好好摸的討人喜歡,在艷陽高照的展區裡,它的輪廓永遠顯得模糊膨鬆,跟其它展館各顯神通的各種外「殼」比較起來,它像是展區裡最虛幻的一種觸覺形體。
來到入口處,真讓人捨不得立刻進去,在這毛茸茸東西切開口,可以仔細端詳所謂的毛叢構造,那些鬚鬚原來是一根根有質量有直徑的壓克力棒,末端近一米長度是透明的,端點上透著Led光亮(這時黃昏已盡),每根棒棒內裡根部是黑色的,往旁邊往上看,像是來到一個超越現代的原始叢毬裡,或者像是人變小了走入一個放大的絨毛狀果實裡。 走進內部,更是意料不到的有觸感的精彩視覺經驗,所有的毛鬚棒子都戳到內部來,在裡面密密實實地以一根根壓克力棒佈滿,而且四周與上下六個面都往中央隆起,形成相當動態的起伏曲面。 每根棒的末端三十公分逐漸放大,最末端灌進各種不同植物的種子,有的一大顆,有的是好幾顆小的,在每一支透明壓克力柄狀末端裡,讓遊客可以接近瀏覽。 導覽員告訴我,這個館用了九百多種的種子,共用掉26萬顆種子(有好多是重複的),以及60686支壓克力棒,每支長7।5m,毛紮紮地又排列整齊,在走動中可以不同角度體驗到波形起伏的構成景觀。
在裡面仔細研究這些種子棒棒叢,我逐漸看懂為何內部牆體需要成為弧形的理由。 弧狀牆形一方面是順著棒棒戳入的勢道往中央鼓起,最重要的是這樣就可以用同樣長度的壓克力棒來組出整個叢狀體,與90°垂直壁體正交的中央點上,同樣長度的棒棒就形成這壁「面」上最凸出的點(若內壁為平直面,要達到棒棒往外發散戳出,則每根棒棒必須不一樣長,而在中央點上的棒棒必須最短)。 所以,每一根同樣長度的棒棒,在不同厚度的牆身裡以不同角度往外發散射出,形成完美的多變量弧體構成。
整個小小館裡沒有文字、也沒一句話,但26萬多顆種籽卻喧嘩地滿滿地說了一屋子的話,真是不著文字而盡得風流。 館體外觀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央都是深暗,愈往外緣愈透光,愈顯毛茸茸的; 可愛之外,而且在任何角度,都隱隱可看出英國國旗的影子,這點就真是利害了。 也就是說,這個館的設計,從裡到外,一以貫之,從材料、結構、空間、意義、符號、象徵,都在設計的構想與表達中被呈現出來,它不是一個「裝飾棚子」,也不能說它是一個「鴨子」,它超出了Robert Venturi的對立命題。
我覺得它打破了當代建築的「殼」體思維習慣,讓我想起Marcos Cruz與Marjan Colletti(當時還是Barttlet School, UCL的博士生)兩年多前在東海建築系的演講,他強調他的設計利用新的媒體工具,企圖探討建築容器的「肌理」(Flesh)構成勝於「皮層」(skin)的包覆,這個英國館一樣地拋棄了輕薄外皮、而採一種有厚度的叢狀外層來圍起建築。 展區裡的德國館、法國館、加拿大館、新加坡館、瑞典館等還以假皮層來包起展示空間的內殼,有些展館甚至直接在方盒子上貼一層「表皮」,如越南館(編竹子)、巴西館(木板亂釘)、秘魯館(排竹子)等。 與英國館較接近的西班牙館,也可看作是用厚度來表現外層構造的例子。 張永和在浦西展區設計的上海工業建設館外層,也是利用細長管密密地橫直交錯形成空間架構,也同樣是肌理式外層包覆作法。
在這英國館,我們可以看出建築潮流已經走出「後現代」或「晚期現代」僵持在表皮的真實性或表現性(甚至裝飾性)的爭論,也凌越了高科技建築(N. Foster, R. Piano, Calatrava等)與炫酷建築(F. Gehry, Z. Hadid)的奇觀競賽,它進入一個新的以肌理思維來表現建築表層(或牆體)的時代,這達成一種軟的意象、體現複雜繁多的秩序、也傳達近人性的(或很人間)意義,建築成為感動人的公共藝術,從構築技術到符號溝通,都被整合成一個獨特而出乎意料的空間經驗。 我走出小館,外面是展開「包裝紙」似的人工草皮,在館體下方是水池,將毛茸茸的立方體輕盈地浮在水面上,所以它不是掉在這「包裝紙」上,而是無重量似的飄在紙上(或漂在水上)。
我躺在草皮上,往上看著這巨大的毛毛立方,每根壓克力棒從裡往外戳出來,末端帶點重量而往下垂,看起來像冷冷焰火爆開又往下流淌的感覺,一根根在風中搖曳,棒端光點也跟著擺動,點點末端綴出一層透明紗膜飄動似的表面,看著看著人跟著幾乎暈眩起來。 天上的星星都顯得蒼白起來,我滿意極了,這真是今年最浪漫神奇的建築作品了。 建築師Thomas Heatherwick這匹新黑馬,在這場盛會裡出足風頭,未來建築史上也該記上一筆吧。
看完英國館,感到非常滿足,這是我的世博第一天,有一種賺到了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