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一遊: 陽光、記憶與時間旅行
春天伴著暖暖的陽光走出她的腳步了,老婆示意我在這樣的天氣該拋開一切來陪她,於是想到帶她去「胡同」喝杯咖啡吧。 周日的胡同當然又是客滿,而且氣氛不適合老人家,改去Terry的店吧。 在陽光漫射得明亮亮的咖啡桌前,老婆聽Terry的單車經聽得津津有味,加上兩大杯漲滿著表面張力的拿鐵,這樣懶懶消磨著春天的午後時光真好。
然後我們去TADA看博班的展覽、還有勤美CMP的三人展,老婆嗅出我又「假公濟私」的陰謀---說是陪她其實是辦我的事,雖然我是真心陪她來看,雖然她也看得蠻愉快,回到家我還是決定討好她到底,陪她坐客廳看電視,看了「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老實說我是心甘情願看完的,世界上總有人拍出讓人看了不忍離座的電影,還有總是超出你的想像力的故事,讓明天永遠值得期待。
電影裡不斷穿梭在不同時空的男子,如果不視為一種科幻異人,可能可以將他看作是記憶的化身吧,他因各種重大事件而現身,而女主角篤定地說:「我就是你的重大事件」---人因各種機緣,註定要將一生的記憶糾結著有限的主軸起伏波動。 故事中的亨利非神非鬼非仙,而是真實的人,人才會有情,因為有情,他的自由才成為他的限制。 而且,最要命的是,因為他是真實的人,他從未以老態出現,總是以年輕的形體回來,正預告著他早死的命運---記憶的終結時刻。
「愛與死」讓自由穿梭於時空的能耐,被始終錨定在特定的人所牽連出的罣礙中, 生而為人的生命註定是一場冒險,而愛情就是最大的冒險---在死亡之前人終將失去所愛,愛得愈深失去得愈痛,但是愛到最深處,那種奮不顧身的力量,卻有機會戰勝死神,留下豐盛的記憶。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看完這電影讓我比較了解LK在勤美的展覽。 我的意思是說,假如把愛與死抽離出人的記憶,他所展出的「七個建築的記憶」就比較容易懂了。 沒有愛戀的主軸與死亡的命定,人的記憶可以漂浮在沒有重力狀態的意念結構中,更無牽掛、最大程度的自由、還有永不饜足的慾望或好奇---七個記憶、或七千個記憶都不嫌多。
LK似乎在問:是否存在一種生命可無關愛情又超脫生死,在間不容髮的一瞬間、或永恆的空無裡? 生命不在身體裡面、而跑到身體外面去體驗的世界是如何狀態? 進一步問: 不能在場又無法體驗的建築是甚麼? 它畢竟是如何以人的記憶而被定義、並透入人心?
比較一起聯展的另兩位的作品,HB與LW的筆畫中收割出個人身世的印記,他們的記憶優雅地凝結在特定的個人風格與生命經驗、甚或出生地,LK則以各種不同媒材不同風格(“七”代表多而不同, 也聯想到John Ruskin的"建築的七盞明燈"吧) 閃躲被釘上識別記號的可能,他刻意讓作為作者的自己主體不在場,也不讓可供識別的個人生命史特徵呈現,已經在方法論上標示出鮮明的立場。 這時,該如何對待建築? 建築的意義為何? 建築除了纏繞在各種人間主軸---人性神性象徵、意識型態、時尚…等等,被封裝入記憶匣子隨身帶走之外,還能是其它甚麼可能嗎?
最終人還是在的,建築也還是在的,不須在場的是依附著肉身緊緊不放的各種偏執的觀點、各種主義、各種癡愛、各種牽掛,建築最大限度地超脫了、也包容了人世間的愛與死,但它卻是極度焦渴地希望人們能超越愛與死來對待它--尤其當"明燈"終究已惘然成"記憶"---重新以藝術來對待它吧。
若以這樣的觀點來看T大建築博班在TADA的展覽,邀展的三個藝術家作品表現出一種類似的深度,那是不必作者在場解說、讓觀者自在進入的作品深度,所有不相干者皆退場,只剩作品自身在場,因為作品本身的溝通強度,在觀者內部引出一個極多可能的世界。 相對而言,T大的建築作品跨出展示模型的習慣,傾向於強調與觀者互動,比起三個藝術家作品所要求的「觀看」行為,更進一步想讓觀眾實際操作,這相當值得肯定,但也顯得在設計與執行面上還非常稚嫩、論述顯得單薄。 不過,這剛跨出的一小步,無論如何,對當今正朝「綠」轉向的建築專業(有人已開始擔心會不會是另一場科技災難?) 應是非常有價值的一步。
不能再這樣說下去了,否則就更坐實老婆對我「假公濟私」的指控了!
參考連結:
趙衛民, <莊子的風神: 由蝴蝶之變到氣化>, 台北: 聯經,2010, 頁51-52।
陳德如,<建築的七盞明燈: 淺談羅斯金的建築思維>,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 2006.
豆瓣影評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2300931/
http://forgemind.net/xoops/modules/news/index.php?...20
http://www.archifield.net/vb/showthread.php?t=8198
春天伴著暖暖的陽光走出她的腳步了,老婆示意我在這樣的天氣該拋開一切來陪她,於是想到帶她去「胡同」喝杯咖啡吧。 周日的胡同當然又是客滿,而且氣氛不適合老人家,改去Terry的店吧。 在陽光漫射得明亮亮的咖啡桌前,老婆聽Terry的單車經聽得津津有味,加上兩大杯漲滿著表面張力的拿鐵,這樣懶懶消磨著春天的午後時光真好。
然後我們去TADA看博班的展覽、還有勤美CMP的三人展,老婆嗅出我又「假公濟私」的陰謀---說是陪她其實是辦我的事,雖然我是真心陪她來看,雖然她也看得蠻愉快,回到家我還是決定討好她到底,陪她坐客廳看電視,看了「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老實說我是心甘情願看完的,世界上總有人拍出讓人看了不忍離座的電影,還有總是超出你的想像力的故事,讓明天永遠值得期待。
電影裡不斷穿梭在不同時空的男子,如果不視為一種科幻異人,可能可以將他看作是記憶的化身吧,他因各種重大事件而現身,而女主角篤定地說:「我就是你的重大事件」---人因各種機緣,註定要將一生的記憶糾結著有限的主軸起伏波動。 故事中的亨利非神非鬼非仙,而是真實的人,人才會有情,因為有情,他的自由才成為他的限制。 而且,最要命的是,因為他是真實的人,他從未以老態出現,總是以年輕的形體回來,正預告著他早死的命運---記憶的終結時刻。
「愛與死」讓自由穿梭於時空的能耐,被始終錨定在特定的人所牽連出的罣礙中, 生而為人的生命註定是一場冒險,而愛情就是最大的冒險---在死亡之前人終將失去所愛,愛得愈深失去得愈痛,但是愛到最深處,那種奮不顧身的力量,卻有機會戰勝死神,留下豐盛的記憶。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看完這電影讓我比較了解LK在勤美的展覽。 我的意思是說,假如把愛與死抽離出人的記憶,他所展出的「七個建築的記憶」就比較容易懂了。 沒有愛戀的主軸與死亡的命定,人的記憶可以漂浮在沒有重力狀態的意念結構中,更無牽掛、最大程度的自由、還有永不饜足的慾望或好奇---七個記憶、或七千個記憶都不嫌多。
LK似乎在問:是否存在一種生命可無關愛情又超脫生死,在間不容髮的一瞬間、或永恆的空無裡? 生命不在身體裡面、而跑到身體外面去體驗的世界是如何狀態? 進一步問: 不能在場又無法體驗的建築是甚麼? 它畢竟是如何以人的記憶而被定義、並透入人心?
比較一起聯展的另兩位的作品,HB與LW的筆畫中收割出個人身世的印記,他們的記憶優雅地凝結在特定的個人風格與生命經驗、甚或出生地,LK則以各種不同媒材不同風格(“七”代表多而不同, 也聯想到John Ruskin的"建築的七盞明燈"吧) 閃躲被釘上識別記號的可能,他刻意讓作為作者的自己主體不在場,也不讓可供識別的個人生命史特徵呈現,已經在方法論上標示出鮮明的立場。 這時,該如何對待建築? 建築的意義為何? 建築除了纏繞在各種人間主軸---人性神性象徵、意識型態、時尚…等等,被封裝入記憶匣子隨身帶走之外,還能是其它甚麼可能嗎?
最終人還是在的,建築也還是在的,不須在場的是依附著肉身緊緊不放的各種偏執的觀點、各種主義、各種癡愛、各種牽掛,建築最大限度地超脫了、也包容了人世間的愛與死,但它卻是極度焦渴地希望人們能超越愛與死來對待它--尤其當"明燈"終究已惘然成"記憶"---重新以藝術來對待它吧。
若以這樣的觀點來看T大建築博班在TADA的展覽,邀展的三個藝術家作品表現出一種類似的深度,那是不必作者在場解說、讓觀者自在進入的作品深度,所有不相干者皆退場,只剩作品自身在場,因為作品本身的溝通強度,在觀者內部引出一個極多可能的世界。 相對而言,T大的建築作品跨出展示模型的習慣,傾向於強調與觀者互動,比起三個藝術家作品所要求的「觀看」行為,更進一步想讓觀眾實際操作,這相當值得肯定,但也顯得在設計與執行面上還非常稚嫩、論述顯得單薄。 不過,這剛跨出的一小步,無論如何,對當今正朝「綠」轉向的建築專業(有人已開始擔心會不會是另一場科技災難?) 應是非常有價值的一步。
不能再這樣說下去了,否則就更坐實老婆對我「假公濟私」的指控了!
參考連結:
趙衛民, <莊子的風神: 由蝴蝶之變到氣化>, 台北: 聯經,2010, 頁51-52।
陳德如,<建築的七盞明燈: 淺談羅斯金的建築思維>,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 2006.
豆瓣影評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2300931/
http://forgemind.net/xoops/modules/news/index.php?...20
http://www.archifield.net/vb/showthread.php?t=8198